伍超:不忘初心助脱贫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7-09-27 阅读:268
虽然离开吉友村已经快半年了,但是伍超却还持续关注着吉友村8组和9组两个村民组没有手机信号的问题。这是他刚刚来到吉友村的时候给村民许下的承诺。
“这件事情做不成,我对不起吉友村的村民。”
伍超还清楚的记得,2016年3月被县地税局派驻到吉友村驻村之时,这个村子的贫穷超乎想象。
吉友村属于一类贫困村,距离黑石头镇政府28公里。行政面积大,贫困程度深,人均收入不到2900元。
★★走村入户查 “穷根”
与吉友村的首次见面,让伍超心中第一次有了“什么是真正的穷”的概念。村中耕地里裸露的岩石、稀疏的植被、坑坑洼洼的路面像极了一个个张开的饥饿的大口,任凭什么样的帮扶都填不满似的。
伍超焦虑着自己所面临的现状。
来到吉友村的第一天,他就遭遇了被一群苗族同胞围住不让走的情况,村民们朝着他发泄情绪,埋怨着眼前的贫穷。
面前的现状给了伍超强烈的责任感,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开始谋划起自己作为一个驻村干部所要做的一切。
20天时间,伍超跑遍了全村9个村民组,走遍了所有贫困户、五保户、计生困难户、贫困老党员家。在他的驻村笔记本上,清楚的记录着全村的基本信息。他用脚步走遍了一户一户具体的人家。
★★“对症下药”治“穷病”
一次,下队走访到上坝口小学时,刚好遇上下雨天。
吉友村上坝口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学校门口的土路泥泞不堪,从路上经过的孩子们都被弄得半身湿透,泥浆裹着孩子们的鞋子和裤腿。这条土路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痛”。
走访结束的当晚,伍超就写了一份申请书,争取资金,协调相关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修通了上坝口小学门口长800米宽6米的水泥路,解决了学校师生们的出行困难。
在吉友村,村活动室没有一件像样的办公用品。村干部需要打印资料,要跑到镇上才有电脑和打印机,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随便打一份资料都要耗费一整天时间。来到吉友村不久,伍超就积极争取资金为村里添置办公用具。
经过一番协调沟通,他争取到了3万元,为村里购置了办公桌椅23套,会议桌椅1套,电脑、打印机各1台,烤火炉1个,改善了村的办公条件。
“要脱贫,首先要有脱贫产业。”几个月走访下来,伍超开始和村干部合计着改变村子里的产业结构。村民们常年生活在大山里,信息闭塞,不敢轻易尝试新的产业,伍超就走东家串西家,到村民家中走访宣传新的产业思路。
后来,吉友村发展种植了烤烟300余亩,半夏、魔芋、百合,鱼腥草等中草药种植200余亩,养鸡1000多只,养羊120多只。他还鼓励村民多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大大提高了全村的经济收入。2016年末,吉友村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推心置腹得“民心”
“以前的驻村干部我连名字都不知道,只有伍超,不仅和村干部熟,和百姓也很熟。”虽然伍超已经离开了吉友村,但是吉友村的村支书褚顺乖一提起他就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一个能和村民做好朋友的驻村干部。
张国方是吉友村的一位苗族村民。2016年年底收医疗保险的时候,张国方怎么也不愿意缴纳医疗保险。“我几年不生病,生了病,我随便吃点草药也就好了,哪里用得着100多块钱呦。”
为此,伍超与张国方同吃同住了几天。白天帮村民去地里干农活,晚上摆道理联络感情,张国方终于听他之劝,缴纳了一家4口的医疗保险。正是用这样的方法,走东家进西家,最终实现了全村医疗保险全覆盖。如今提起这件事,张国方还面带愧色,“人家为我好,我还说话呛过人家,不应该呀。”
今年4月,伍超离开了吉友村,调任黑石头镇四营村第一书记。但他还随时关心着吉友村8组和9组两个村民组不通手机信号的问题。伍超说,“这个时代,没有信息等于‘睁眼瞎’” 。
采访结束,就在记者准备发稿时,接到伍超的电话,他难掩喜悦之情地告诉记者:“争取下来了,马上要建通讯基站,这两个村民组就要有手机信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