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作者:罗喜贵 时间:2017-09-28 阅读:237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128)
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迤那镇生态移民搬迁助农脱贫小记
记者 罗喜贵

迤那镇樱桃村四方井生态移民搬迁新居
金秋八月,走进迤那镇村寨,一栋栋白墙青瓦的靓丽小洋楼不时闪现在眼前,水泥硬化道路直达院坝,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住在小洋楼里的人家户还不时响起音乐,幸福祥和的气氛充满了一个个靓丽的村庄……
这是迤那镇近年来为贫困户统一规划建设的生态移民新居。然而,通过生态移民搬迁住上新房的贫困户日子过得如何呢?记者决定走进去看看。
带着对搬迁贫困户脱贫致富、早日同步小康的殷切希望,记者走进了迤那镇樱桃村大寨组生态移民搬迁点。
一进院坝,正在打扫卫生的苗族老人朱美英脸上充满了笑容,面对记者的采访, 她高兴地说:“自从搬进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房后,我的心情变得好极了,日子也过得舒服安逸,回想起过去,做梦都没想到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用我们家的话讲就是国家的政策‘太饶了(汉语意思是太好了)’!”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64岁的朱美英曾是迤那镇樱桃村大寨组极度贫困的村民,加之丈夫不幸去世,儿子饮酒醉死,儿媳不辞而别,家庭十分不幸。朱美英带着她唯一的孙子住在歪歪斜斜的土坯房里,土地因缺乏劳动力而荒芜,连穿衣吃饭都解决不了的她,生活一度到了绝望的地步。
像朱美英这样的贫困户,迤那政府和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让朱美英一家尽快摆脱困境,早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迤那政府和樱桃村两委除了将朱美英一家纳入低保户外,还将她家纳入了2015年樱桃村46户生态移民搬迁户之一,为她建起了一套70平米的安置房,同时还通过政府买单和干部企业义务筹资捐款等方式为她家买了电视、沙发、衣柜、床等电器家具,并赶在今年端午节前,让朱美英一家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新房子,告别了她家歪歪裂裂破旧的土房子。
迤那镇宣传委员兼任樱桃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勇告诉记者,为了让朱美英一家早日脱贫,政府和村两委动员了她20来岁的孙子外出打工,帮助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如今,在迤那政府和樱桃村两委的动员下,朱美英20来岁的孙子王光林已到外地务工,每月还寄回了1500元左右的辛苦费给朱美英,朱美英虽然年过六十,但她自己并没有闲着,除了种好家里的四五亩土地外,还在家里养了1头肥猪2头小猪,价值3000元左右。同时,政府还根据她本人的实际情况,给他买了200余只土鸡,让她自己试着喂养。加上她本人每月300多元的养老金和低保金,目前,朱美英一家已衣食无忧,日子正一天天好起来。
“一定要加大朱美英家的扶贫力度,让她们家赶在2018年摘下贫困帽,绝不拖迤那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的后腿。”采访中,杨勇坚定地说。
如今,走进朱美英的家里,干净整洁的屋子温暖舒适,各种家具电器俱全,朱美英不在为过去的苦日子犯愁。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充满感激地说:“国家政策太好了,要不是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哪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真是太感谢政府了!”
然而,像朱美英家这样统一由迤那当地政府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帮助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远不止一户。据迤那镇党政办副主任刘杰介绍,自2015年,迤那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生态移民搬迁新民居以来,目前迤那全镇已在茨营、乡民、樱桃、大山、双营等贫困户较多、贫困度较深的村寨建起了100余套生态移民搬迁新民居,并按照就近安置的原则,在今年端午节前后,将全镇100来户贫困户全部安置住进了新房。
由于采取就近安置,住进生态移民新房的搬迁户并不影响他们原来的土地耕种资源,搬进新房贫困户们依旧可以耕种他们自己的土地,丝毫不影响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如今,搬迁贫困户们在政府和村两委的引领下,还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土地资源发展瓜果蔬菜种植和喂猪养鸡等牲畜养殖业,加上政府给与他们的大力扶贫与帮扶,目前住进生态移民搬迁新房的贫困户大多都脱了贫,而且日子越过越好,不少已脱贫的搬迁户还迈向了决战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一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迤那镇通过生态移民搬迁的贫困户几乎都过上了好日子,搬迁让他们离开了恶劣环境,搬迁让他们搬出了新生活,搬出了新气象,搬出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