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09-29

字里行间铸满希望

作者:王近松 时间:2017-09-29 阅读:234


   著名作家麦家先生说过: “我要安于一个角落,寂寞地写作。”而我只想告诉自己:安于书房,自由地创作。精美的封面,像流星般划过我的天空,而书中的知识,却像太阳的光芒照进我的世界,书香飘逸,一间书房却让我流连忘返。
  一本书,一双眼,一段文字,一段征途。拿起一本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想去听听一个民族内心最虔诚、最朴素的信仰。我想去古城的边缘聆听《古兰经》的赞词,白帽下,纱幔边缘,讲述的是一个民族圣洁的信仰。从书的第一页到闭合而释然,我发现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在讲述几个穆斯林之间的爱恨情仇,它好像在透露着什么,在呼喊着什么……也许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他们的爱情终究在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中结束了,不,他们的爱情永远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带着一份信仰,在成长路上一路高歌。书是人们理想的航标,它会指引人们到达理想的终点。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书,也许正因为如此,总是带给我们希望,充裕着生活的点滴。
  读一本《王晋乡土诗选》,定会让你拾起红尘间散落的乡土,在诗词间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乡愁。也许,一本关于乡土的文学,让我在红尘间找到高原独特的气息,那样芬芳,那样优雅……以至于后来到外旅游时怀着的总是一份乡愁,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郑板桥曾笑吟:“室雅何须大,花香何须朵。”  读过《王晋乡土诗选》中的《美如草海》,让我这个在草海湖畔长大的孩子穿越历史长廊,在西海码头的栈道上走向《草海湖畔夜读诗书》;从地方公务员到文学爱好者自己出版书籍,他从民族视角、到倾情山水,用诗人的话:“打开夜幕下的台灯,写下一段文字,记录一天的事情,也许没有人做,而我,只是记录自己的行程。”
  文字是每个诗人对生活最好的诠释,透过文字触摸诗人的内心,感悟他奔腾的思绪,透过文章的起伏,我只想和诗人在字里行间追逐梦想。我是一个有太多乡愁的路人,追梦路上始终不忘初心,也许只因我穿梭在诗词的字里行间。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选择与书为伴,与文字为侣。不管是在陕北黑暗的地窖里,还是在北京宽广的卧室,中国古代的著作、外国优秀的书籍,成就了这位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最终写下无数优秀的作品,影响了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
  笑看流年,书是我一生的伴侣,字里行间铸满希望。不知从何时开始,三毛、韩寒、马尔克斯、北岛、席慕蓉开始和我成为“熟人”,他们在文学的殿堂,舞着对文字的热爱,他们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走向文字的新巅峰。
  《你是我不及的梦》、《百年孤独》、《青春》……那些优美的文字将遗万世以芬芳,凸显一个时代平凡的历程,多少年后,笔者离去,而笔者的诗词却在历史上轻声吟唱……
  也许如伏尔泰所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祖国在发展,梦想还在继续,一切希望源于抑扬顿挫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