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那镇创新种植方式 调整荷兰豆种植结构
作者:马敏梅 时间:2017-09-29 阅读:199
本报讯(通讯员 马敏梅) 走进迤那镇乡民村,一片在架子和线的牵引下长势正好的荷兰豆映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片荷兰豆不仅种植在烤烟地里,而且供荷兰豆茎杆攀沿的架子竟然是农户收完烤烟废弃不用的烤烟秆。“变废为宝,这是我们鑫隆合作社种植荷兰豆的亮点”。合作社的负责人付鑫杰说。
去年,返乡创业的村民付鑫杰回到家乡成立了鑫隆合作社,种植了130亩荷兰豆,产品以每公斤12元到20元不等的价格远销广州、深圳、昆明等地,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迤那镇立足镇情,充分考虑地理区位、气候条件以及资源情况,鼓励鑫隆合作社扩大荷兰豆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30亩扩大到现在的400亩,并引导合作社将荷兰豆种在烤烟地里。利用烤烟收获后的烟地种植荷兰豆,既可以利用烤烟秸秆作为天然架子,又可利用烤烟生长时没有吸收完的化肥做基肥,还可以直接将荷兰豆种植在垄起的沟脊里,节省了搭架子和买化肥的钱,还节省了人工成本,真可谓一举三得,真正的变废为宝。
据了解,利用烤烟地种植荷兰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每亩可节约成本500元以上,对农户和合作社来说是非常实惠的,迤那鑫隆合作社还将继续扩大荷兰豆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