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多举措推进农村公路“组组通”工程进度
作者:彭益伟 高胜举 赵莉 时间:2017-09-30 阅读:270
本报讯(通讯员 彭益伟 高胜举 赵莉) 在“组组通”公路大决战中,威宁抓住“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激励问责”五个关键,为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通组公路体系,多举措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进程,以“马上就办、马上就干”的态度迅速落实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创新机制,优选队伍。结合“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点多面广量大的实际,县交通运输局与各乡镇、街道共同管理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各项目所在地组建监理组及现场监理人员,每条路由1名科级干部、1名干部职工负责工程质量和进度,并落实1名人员履行旁站监理职责,每个班组安排5公里,班组标配8-10人及相应机械设备,保证工程在50个有效工期内完工。由交通运输局加强技术指导,印制质量管理手册,着力提高监管覆盖和效率,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由县工能局牵头,积极协调水泥生产企业,保障“组组通”工程所用水泥按成本价供应,降成本、提质量;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协调各砂石厂供应砂石料。在现有砂石厂产能明显不足或不接受价格调整的,合理布置临时辅助料场,成本控制在碎石、细砂35元/立方米,片石25元/立方米之内,所生产的砂石料全部用于“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动员爆破公司按炸材7000元/吨,运费700元/次供应;同时采取“甲供材”方式实施,按简易程序征收增值税;集中采购水泥,预计每吨降成本40元以上。
吸纳劳务,通力合作。帮助和指导各乡镇、街道农村劳务合作社的组建和登记工作,确保成立的农村劳务合作社合法合规,社员由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组成,将“组组通”公路的路基工程剥离出来。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交由农村劳务合作社实施,占工程总造价的40%,贫困群众经培训后参与到通组公路建设中来,结合劳务市场同工种工人工资标准,发给适当补助,以此增加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进程。目前,全县组织成立农民合作社363家,参与并启动项目建设363家,吸纳6000余名农民工参与到“组组通”公路建设中来,并按时发放生活补助。
截止目前,全县3年共2422条7578.71公里(其中包含2017年381条1215.954公里)组组通公路已开工建设381条,完成实体工程总体形象的23%。预计10月底能完成75%,确保年底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