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崇:让真情“驻”进民心
作者:沈光勇 王元勋 时间:2017-10-13 阅读:307
青春、激情、奉献、扎根基层、吃苦耐劳、风雨无阻……这一连串的词语,因为一件事情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今年以来,威宁秉持从严从实的态度,把精兵强将派到一线去开展帮扶工作,选优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打造成活动的前沿阵地,上百驻村干部成为活动的排头兵、先锋队。
在这些驻村干部和村第一书记中,涌现出许多工作实绩比较突出的干部,其中,县供电局工程管理工程师、明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述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5月,王述崇被选派到金钟镇明星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有效推进了明星村的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王述崇到明星村报到当天,便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脱贫摘帽的信心,又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
该村地形地貌以山地、河谷为主,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属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共278户1357人,其中贫困户达73户,贫困发生率高达27%。
不但如此,该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主要劳动力少,外出务工多,缺乏致富带头人。耕地以山地为主,较难形成统一特色种植产业链,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主导产业是传统粗放式的洋芋和玉米,产量低,缺乏产业支柱。教育条件及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王述崇到该村后,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解村情、进村入户、深入群众、走在田间地头用“1人1本1杆子”记录群众心声,共完成了73户人家的走访。
通过深入走访,他发现明星村水塘组通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道路中段上有10KM线路电杆,位于道路中段,影响车辆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实地勘察后,王述崇多次与供电局对接,经供电局到现场调研,已将原9m杆更换为12m杆,排除了多年以来的安全隐患。
根据走访笔记,王述崇认真分类汇总群众反映问题,积极协调上级各部门,跑项目,努力解决村里亟需解决的各项问题。
争取到深圳南山区150万元帮扶项目、落实安全饮水工程、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环境等,并帮助村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规划,创新开展“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2+6+2”产业发展新模式。
细心服务、精心谋划,镇村领导联合发力,王述崇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开展“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在产业发展前、中、后帮助贫困户完成土地流转、产业投入、贴息贷款、技术培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
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党建扶贫工作,帮助村支两委的建设,加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在思想上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创建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走访、引导等方式把村里想干事、能干事的致富带头人找出来,组建村级种养殖合作社,带领老百姓致富,并完善办公条件,为村支两委的办公做好基础保障。
积极利用当前正在开展土地确权的机会,把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激活起来,开展规模种养殖,以点带面,从少到多,以长加短的模式,让农民逐步富裕,同步小康。
“不改变后进面貌,不撤退;不完成扶贫任务,不脱钩”,这是王述崇任“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和神圣使命,他用“守望与担当”,展现“第一书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