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服务民生
作者:周星 陈茜 时间:2017-10-16 阅读:196
“民生档案”服务民生
——县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侧记
记者 周星 通讯员 陈茜
“档为民所用”是档案人一直追求的宗旨。档案利用也是实现档案价值,发挥档案作用的途径。
近年来,县档案局把服务民生放在档案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了对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增强了服务的主动性,并准确把握县委、政府工作重点,把握社会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为领导决策和各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档案信息依据,为全县经济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仅2016年就接待档案利用者1837人次,提供利用档案6423卷。良好的服务和有效的档案利用,为广大群众解决土地、山林权属争议、企业下岗人员办理社保、知青落实工龄、婚姻家庭财产纠纷等提供凭证解决矛盾纠纷。
档案推动重大项目工程进程
2016年,贵州都匀到云南香格里拉的高速公路在威宁境内全面铺开,接下来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山林承包地界不清,多年来没有人重视,政府征地补偿,群众心着急了。但由于承包的时间较长,许多农户的山林承包证件遗失,不知道自己的地界,施工中出现了不少堵工、上访现象,造成了工作难以开展。
去年6月13日,高速公路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及观风海镇相关同志多次到县档案局查阅2009年的林改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查到了原始依据,解决了当地林权纠纷、堵工、上访等问题,使都香高速公路威宁观风海镇片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前来参与查阅的观风海镇政法委书记钟荣华感慨地说:“常言说得好‘千年的文章能做药’,现在药到病除了。”
土地确权,档案是依据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汇集起来的记忆,是历史的镜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面历史的镜子,确权工作就好开展了。
浙江合信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三个公司受县农牧局的委托,于2016年5月31日前来威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但由于农村土地在承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征用、交换、流转等多方原因,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土地确权工作难以开展。
于是,分管农业工作的相关人员就到档案局查阅1998年的二轮土地承包档案资料。保管利用股工作人员提供了草海镇、五里岗街道、陕桥街道、双龙镇等14个乡镇(街道)的二轮土地承包档案资料798卷,为14个乡镇街道的土地确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档案为凭,化解土地山林纠纷
“没想到,跑你们这里一趟,就把多年来的矛盾搞得一清二楚了。”炉山镇乐溪村兴龙组村民李大国、李启强围着县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显得很激动。
李大国、李启强本是同村人,多年来,两家因山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当地乡镇和村委会干部多次调解无效,最后在档案中找到了自留山存根,化解了矛盾纠纷。
近年来,威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土地征用量比较大,土地纠纷和山林纠纷上访案件时常发生。金钟镇冒水村和炉山镇乐溪村是比邻村,成了土地山林纠纷的重灾区,乡镇和村委会的干部感到非常头疼,解决一起又发生一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经过多起事件的发生,群众也意识到了利用档案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就陆陆续续来到自治县档案局查阅自留山、林权等档案,在保管利用股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纷纷找到了当年的材料,为乡村干部解决矛盾提供了依据。
确定工龄档案最权威
2016年3月9日上午,县八一站工作人员曾刚、鄢占匀二位同志因工龄问题前来档案局查阅相关档案。终于在档案中找到了知青花名册,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他们的工龄问题。
曾刚高兴地说:“这回工龄问题解决了,退休可以拿百分之百的工资了。这就是铁的证据。没有这张知青花名册,全身有嘴也说不清。”
档案工作惠及千家万户。目前,县档案局管理在册档案44927卷,229862页,全县39个乡镇、街道以及县直22个相关工作部门档案管理均达到规范化建设,逐渐满足社会各界查阅利用各方面档案信息需求,档案查阅率从2010年的17%提高到现在的33%,有效发挥了档案服务为民的作用,受到查档群众的一致好评。
当时光一去不复返,当一切成为历史,档案以它发黄的扉页钩沉岁月,还原历史真相。看似一堆废纸的档案,却默默发挥着传承社会文明、服务政府、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