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好借力 正是扬帆时
作者:李云侠 何欢 孔雄 时间:2017-10-24 阅读:415
东风好借力 正是扬帆时
——东风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观察
记者 李云侠 何欢 通讯员 孔雄
编者按:
8月30日,全省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大会召开。31日,威宁召开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大会,落实省委省政府精神,至此,全县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战役正式打响。
50多天的时间里,威宁按照省市要求,大抓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大抓产业脱贫攻坚、大抓易地扶贫搬迁、大抓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大抓旅游扶贫和农村电商发展、大抓教育扶贫和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大抓精准医疗扶贫。全县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扶贫、旅游电商扶贫等工作有条不紊,加快推进,不断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为展示全县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取得的成就,从本期起,《威宁每日新闻》推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乡镇纪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① 10月22日,航拍的东风镇鲁章村蔬菜大棚基地。
② 10月22日,东风镇文明村三膜马铃薯大棚种植的胡萝卜长势喜人。
③ 9月20日,工人在修建东风镇拱桥村至文明社区的循环路。
④ 10月22日拍摄的东风镇一角。
⑤ 10月22日,建设中的鲁章村大棚基地。
⑥ 10月22日,黄泥村村民到脱贫攻坚讲习所听讲。
⑦ 10月22日,航拍的东风镇集镇新貌。
金色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再次扬帆起航的时刻。
2017年9月1日,随着《威宁自治县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实施,威宁全县上下掀起了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热潮,吹响了脱贫攻坚“再出发”的号角,又一场继往开来、遍地开花的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
东风镇乘着这场战役的东风,以主动作为和主动担当的“亮剑”精神,发动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深入研讨,精心筹划,全面部署,进一步推动乡镇发展的巨轮继续劈波斩浪、高歌向前,让思想转弯、基础加固、生态扩容、产业转型.....势要谱写出更加浓墨重彩的脱贫攻坚“东风篇章”。
借力大扶贫的东风
乡村一体“贯通”经脉
走进东风,沿东去的鲁章大河而走,青瓦白墙的小楼鳞次栉比,商铺琳琅,大道交织,休闲广场、文化长廊、观光亭、休闲小木屋错落有致......
绵绵细雨下,青山绿水环绕间,赫然一副美丽乡村的图景。
烙锅店主冷光应说:“现在东风交通四通八达,城镇建设又漂亮,几乎每天都会有周边的人来这边游玩,我家烙锅店的生意都好太多了。”
新成就带来新的获得感,东风人民把笑容写在了脸上。
而这成就,得意于几代东风人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
东风镇依托小城镇打造,进一步推进城镇打造及工程路网建设,随着秋季攻势的打响,干群更是卯足了劲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日前,已改造老街道4.5公里,商业步行街一条1公里,种植行道树150000余棵,绿化街道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和景观灯850盏、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项目太阳能热水器480台。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梯田、元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600户,与小城镇相互印衬,相得益彰。
二期工程路网建设三纵一横1.5公里及6公里各支路网正在抓紧土石方回填。同时稳步推进运动场、休闲广场、游乐场、水上游乐园、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项目的实施。
县政协副主席、东风镇党委书记许如龙说,乘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东风,今后将继续推进“组组通”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路网。争取启动50余亩水上游乐园和乡村大舞台的规划修建,打好乡村旅游的“前战”。
借力大生态的东风
山河同铸“醉美”绿色
东风煤炭资源丰富,盛产“黑黄金”,而几十年的采挖,富了一部分人,毁了几十座山,代价是惨痛的。
百姓要富,家园要美,成为这一代东风干群肩上的重任。
黄泥村村支书蔡昌启说:“还东风一片青山绿水,我们努力了十几年。看!门口的清幽幽的河水就是见证。”
秋季攻势全面铺开后,东风镇的生态建设也积极响应,力争建一个山青、水绿、天蓝的美丽东风,恢复生态的同时,打造一个集产业、旅游为一体的绿色银行。
东风镇在河道所涉及的10个村共实施退耕还林项目9000亩、人促封育10000亩、荒山造林15000多亩,四旁绿化1500亩,行道绿化380亩,在元木社区、拱桥村、黄泥村和文明村实施总投资3380万元矿山复绿和矿山综合治理。建成面积为300亩的支部造林区和青年造林区各一个。
为实现“人在绿中、城在林中”的美好愿景,东风镇党委政府多次自筹资金150万元,对集镇和政府周围山头再次实施绿化提升项目,并积极向县林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以集镇为中心巩固绿化项目。
目前,林业局派出专业人员对政府后山绿化进行标准化设计,并建设核桃500亩、苹果300亩、花椒150亩经果林采摘园。
配合河长制工作,还将在今冬明春内种植1万亩花椒,1千亩核桃,以及刺梨、苹果等经果林。
尝到种植核桃甜头的黄泥村村民周光林老人说:“种果树很划算,核桃不用费力管理,一斤卖个七八块不成问题,种一亩多地,一年下来,怎么也有万把块的收入。”
许如龙介绍,目前东风镇经果林发展是重中之重,就核桃产业就以户均3亩的面积不断扩大,经果林产业和绿色发展同步推进,预计到2020年内将全面完成“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借力大党建东风
干群齐心“亮剑”贫困
打赢秋季攻势硬仗,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威宁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选干部配班子,提精神聚合力,强基石筑堡垒,构建组织建设新常态,涵养政治新生态,在“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探索实践中书写脱贫攻坚的党建“答卷”。
东风镇借力全县“大党建”东风,干群齐心“亮剑”贫困。按照 “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总目标,按照未来五年东风镇“八八五”工作思路(八注重八推动即注重产业转型、推动脱贫攻坚,注重思想建设、推动文明和谐,注重生态建设、推动美丽乡村,注重特色城镇、推动示范带动,注重基础设施、推动脱贫致富,乘着脱贫攻坚大发展的东风,注重社会事业,推动民生改善,注重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倍增,注重党的建设、推动执政能力;五转即思想观念要转变、工作重心要转换、运行机制要转轨、素质能力要转型、领导方式要转改),有力推动脱贫攻坚进程。
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进三增”活动,建立完善《东风镇党委会议议事规则》、《东风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东风镇科级干部负责村制》等工作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与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切实抓好执政能力建设。
创建“1+X”模式(即以1个党支部为核心+自管委+十户联体+专业合作社+包村干部+驻村干部+后备人才+专门组织等),强化基层建设,优化壮大基层力量。共建立34个党支部、145个自管委、21个专业合作社,考察出15个村级后备干部。
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引导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不断提高村干部待遇,落实好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村干部任退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了各种产业扶贫等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
把秋季攻势作为锤炼干部的“考场”和“赛场”,个个争当排头兵。干字当头,实干、苦干、加油干,正在成为东风镇干部的精神状态。
借力大发展的东风
产业抱团“撬动”发展
东风镇以当仁不让的强硬态度,展现实干争先的新态势,东风“行”胜于“言”。
百姓要致富,必须要有产业作支撑,也只有产业才能“撬动”全镇长远发展。
站在鲁章大桥看去,恒大帮扶的508个大棚正在紧张建设中,已经完工100余个。
许如龙说,要借力恒大帮扶的东风,搞好东风自己的发展。这批大棚建成后,百姓能就业,能学到技术,还能挣到钱。
此外,东风镇以经果林种植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产业建设。
共种植经果林39000亩,其中核桃种植31000亩,刺梨、苹果、樱桃、花椒、李子、黄梨等8000亩,通过近年来实施的经果林种植项目,大部分群众已经享受到产业转型的红利,目前群众自发产业转型的积极性高,动力充足。
许如龙说:“现在的老百姓思想已经有所转变,推广产业种植配合度很高。”
据悉,东风镇今冬还将投资200万建设李子采摘园和核桃园两个示范园,带动整体产业发展。文明片区现已批复为乡级农业园区,将启动建设文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届时,东风将以产业为支撑,引导群众转型,重新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巨变的东风,在秋季攻势的战役中,依托自身实际,善借外部力量,稳固内生动力,走出了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正在向“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探路前行。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
对话书记、乡(镇)长
记者 何欢
记者:在抓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工作中,东风镇有哪些思路?
县政协副主席、东风镇党委书记许如龙:东风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处于转型发展、弯道取直、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我们严格按照全省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会战启动大会精神和市县有关要求,及“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的总目标,按照东风镇“八八五”工作思路(八注重八推动即注重产业转型、推动脱贫攻坚,注重思想建设、推动文明和谐,注重生态建设、推动美丽乡村,注重特色城镇、推动示范带动,注重基础设施、推动脱贫致富,注重社会事业,推动民生改善,注重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倍增,注重党的建设、推动执政能力;五转即思想观念要转变、工作重心要转换、运行机制要转轨、素质能力要转型、领导方式要转改),以“大党建”助推“大扶贫”,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产业扶贫规划,确保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奋力实现东风镇“山上绿、山下美、群众富”的目标。
记者:目前东风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取得了哪些成效?
许如龙: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苦干实干,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广大贫困群众观念实现了新转变,基础设施取得了新进展,产业扶贫实现了新突破,群众收入获得了新增长。
目前,全镇已修通通组公路14公里,实施了“一事一议”通组路近3公里、经果林示范基地产业道路22.2公里,又新启动实施一批通村公路建设、两硬化连户路、院坝硬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解决;在开坪、营坝、鲁章等5个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切实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业扶贫方面,全镇共种植经果林39000亩(其中核桃种植31000亩,刺梨、苹果、樱桃、花椒、李子、黄梨等8000亩),万寿菊1512亩、三膜马铃薯种植1000亩。基本实现了全镇户均3亩核桃、1亩花椒。今冬还将投资200万建设两个示范园(李子采摘园和核桃园各一个),带动整体产业发展。通过实施经果林种植项目,大部分群众已经享受到产业转型的红利,目前群众自发产业转型的积极性高,动力充足,为全镇打赢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硬仗提供保障。
记者:就抓好下步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工作,东风镇有何打算?
许如龙: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继续按照东风镇“八八五”工作思路,狠抓基础建设和产业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如期实现。
我镇共有贫困人口1775户7970人。其中2014年脱贫243户1321人、2015年脱贫213户965人、2016年脱贫168户859人,2017年计划脱贫410户2156人、2018年计划脱贫180户920人、2019年计划脱贫147户787人。我们将按照扶贫生态移民搬迁脱贫一批、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教育资助脱贫一批、农村低保兜底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五个一批”要求,落实好小康水、小康路、小康寨、小康电、小康讯“六项行动”,按照计划减贫,确保全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