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地里话脱贫
作者:周星 马召凤 时间:2017-10-25 阅读:264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百村纪行”大型纪实采访系列报道(135)
秋收地里话脱贫
——草海镇同心社区走出脱贫攻坚新路
记者 周星 马召凤

同心萝卜秋季喜丰收

工人在采摘西红柿

同心萝卜秋季喜丰收

工人在采摘西红柿
10月,草海镇同心社区的村民格外忙碌,地里种的白萝卜、辣椒、西红柿成熟了,在大棚里、基地里、冷库里,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同心社区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主战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秋季蔬菜种植产业。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模式,正在这里开花结果。
村里话攻坚 入秋规划行
在同心社区村活动室,记者见到了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卯昌举,聊起了今年的秋季脱贫路子。
多年前,同心社区并没有秋季种植蔬菜的惯例,入秋后,村里经济萧条,老百姓都是在家做些简单的农活,养家畜家禽,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2010年以后,社区支部通过外出学习交流,反复揣摩,反复研讨,反复试验,于2012年开始组织老百姓大量种植白萝卜,解决群众秋季无事可做的局面,并逐步形成规模。
目前,同心社区建成一个萝卜基地,辐射周边村镇面积达5000余亩,可直接促进就业达2000余人。
今年还未入秋,同心社区就开始规划白萝卜种植,现在村里根本没有闲置的土地。社区将群众的土地集中,把资金进行整合,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万众创新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形成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技术指导,群众出工出力,居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共同参与管理,实现居民变股东的蜕变,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新渠道。所产生的利润按照群众占股60%、合作社占股30%、社区集体占股10%比例分红(其中贫困户占5%)。
现在,今秋规划种植的1000亩白萝卜已喜获丰收,预计11月初全部收完。据初步统计,白萝卜亩产7吨,每吨70元,每亩就有4900元收入,全社区总收入就达490万元之多。
现在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同心白萝卜”运往广州、深圳、福建、重庆、贵阳等地,市场销售根本不用发愁,老百姓们忙得不亦乐乎。
合作社里忙攻坚 入秋不停工
40多岁的陈明是同心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家住同心村石桥二组。今年秋天,他们家里也种了5亩白萝卜,每月除去在家干活的几天,他基本在合作社里打工。
陈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家里种的白萝卜每亩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仅这个秋季他自己家里卖白萝卜就有1万多元收入。他还到专业合作社打工,每天可以挣到70元工钱,合作社生意好的时候还有每小时7元的加班费,这样一来每月他还能挣到2000多元工钱,一家人的生计根本不用发愁。
卯雄昌是同心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个30出头的年轻人今年秋季就种了200多亩白萝卜和10多亩大白菜,每天来他这里打工的工人就有40多人,忙的时候还有70多人,每天从他这里“出口”的白萝卜就有20多吨。
记者来到同心社区的田间地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工人们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一边话着家常。
据了解,目前,同心社区共有合作社15家和3家公司,实现合作社遍地开花,可直接促进就业达2000余人,覆盖周边村镇。土地流转有部分人入股合作社,其中有十分之一的贫困人口也加入到合作社的运营中来,基地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种植,劳务的运输、清洗、包装、冷藏都需要很大的用工量,仅今年秋天就需支付劳务费300多万元左右,为全镇精准扶贫、助农增收打下了基础。
大家齐攻坚 共同富裕奔小康
同心社区辖16个“自管委”、107个“十户一体”,全村1040户4664人,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贫困户不断减少,今年全村只剩下14户51个贫困人口。
“看到大家都修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我心里也很着急。”同心社区的贫困户卯二才告诉记者。卯二才今年60多岁,妻子患有精神病,家里有6个孩子,家庭负担沉重,生活十分艰辛,他家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
社区支部经常到卯二才家里开展走访慰问,了解他的所想所盼,帮助他出谋划策。周围群众也会给他介绍一些简单轻松的活干。
今年4月份以来,同心社区把贫困户纳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卯二才也成为其中一员,可以入股分红。
这样一来,卯二才一家就能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下逐步脱贫。
如何让家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卯二才有自己的想法。明年镇政府将为每户贫困户在家附近建一个大棚,实现自产自销,他想先到讲习所学习技术,自己有大棚时好派上用场。
“有政府的关心,有大家的帮助,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卯二才话不多,但话语里透露着自信。
现在,同心社区的产业结构已具雏形,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为改观,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干净整洁的大路通到家家户户,大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村里新建起了许多新房屋,仅今年村里就新进了100多辆小汽车,其中不乏100多万元的好车,大家都在脱贫路上不停奔跑。
“依靠大树好乘凉,依托社区好发展。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早日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同心社区支书卯昌举说。
对话草海镇党委书记钱军:草海镇切实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秋季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结合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在辖区9个社区发展秋季产业,现在全镇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依托各村脱贫攻坚讲习所开展工作,并对物资、资金进行保障,对农业保险进行保障,对农产品实行销售保障,对老百姓的利益进行保障,确保秋季攻势取得良好效果。
全镇准备把明年90%以上种植玉米的农户拉近产业规划,实现“139”工作思路,准备在明年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建成3个省市级农业园区、建成9个县乡级农业园区(即每个村都有一个农业园区)。
现在全镇有140多户贫困户650人左右,镇政府明年还将调资金为贫困户在家附近建成一个大棚,自产自销,并争取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到讲习所学习技术技能,带领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