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助脱贫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7-10-27 阅读:189
真帮实扶助脱贫
——东风镇驻村干部二三事
记者 沈光勇
做小事 办实事
“做小事,可得民心;办实事,可树威信。”韦韩到东风镇竹林村驻村以后,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竹林村四组村民龙朝兵患病多年,需长期吃药调理,其妻子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他少了人照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任驻村工作组长的韦韩,在走访过程中得知此事,便主动上门帮扶,为龙朝兵购买药物。当韦韩亲自把药送到龙朝兵家里时,其母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韦韩看到龙朝兵家的生活现状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默默地在心里提醒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立足群众、植根群众,为村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令韦韩放心不下的还有竹林小学的孩子们。当韦韩走进竹林小学时,看到孩子们背的书包还是用针线自制的那种。
回来后,韦韩主动与东风镇政府取得联系,通过“爱心100”工作人员的帮忙,为该校12名贫困儿童建立了“结对帮扶”联系,并通过社会爱心捐赠,为32名困难儿童发放书包32个、笔32盒、书64本、衣服32套。
驻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韦韩通过走访,收集大小事10余件,包括上户口、死亡注销、养老保险查询、危房改造查询、医疗救助等。
现在,凡是认识韦韩的群众,只要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听民情 解民忧
“你去了可千万别哭鼻子哦!如果想家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有时间会来看你的。”去村里报到前夜,韩俊的家人依然放心不下。2016年4月,韩俊被组织选派到东风镇草坪村蹲点驻村。
家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草坪村距离镇上8公里,条件艰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贫困面大,下辖7个村民小组,整个村落位于山坡上,一组与七组垂直落差600多米,零星的木式结构房点缀在大山腰上,生活条件很艰苦。
“当时住在村委会,生活必须自理,无电无水,房间地面一片狼藉。”韩俊说。
刚到时正值春耕,白天村民基本不在家,韩俊及时改变工作方法,尽量利用晚上走访村民。村里民风淳朴治安环境好,平时他连村委会大门和宿舍门都不关,方便群众前来办事聊天,白天帮着村民种包谷洋芋,晚上主动与村民聊天。
驻村期间,韩俊坚持每天上午打扫村委会前的道路和广场,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带头改变村民卫生习惯,发放自制“明心卡”,方便村民联系驻村工作组。
“前些年,雨季要是村里有人生病,只能在家拖着。”该村支书岳毕聪指着山上的羊肠小道说。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通路,通水泥路,成了压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心上的一块石头。几年前,村里修了8公里的上山土路,能过三轮农用车,可是这里雨季长,雨水多,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安全隐患重重。
“走访时了解到,村民最关心的就是上山路,由于路不好,山上的土特产运不下来,山下的生活物资送不上去,已经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韩俊说。
于是,韩俊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顶住村集体经济薄弱,修路资金筹措难等困难,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完成8公里上山路硬化工程项目,并拓宽路面、加固护坡。
如今,村民可在家门口务工,既增加了收入,又可以照顾家庭,这条唯一的上山路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只有时时刻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真心诚意为他们着想,不管你为他们做的事大还是小,也不管你职位高还是低,他们都会把你当亲人,真正做到了用心交心、以情换情,才能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解决广大贫困群众的发展难题。”韩俊说。
用真心 换真情
驻村工作组深入东风镇采拖村后,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
同时,召开党员学习会议,让党员先学、先总结、先领会,形成党员带、群众学的互动格局,千方百计让农民听得懂、理解透,及时了解党的好政策,激发农民致富创业奔小康的劲头。
驻村工作组成员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帮助群众树立发展信心,并邀请村民群众代表以自身为例,谈变化、说发展。
走访村情民意中,驻村工作组把查找和帮助所驻村解决困难和问题作为学习贯彻党的相关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村党组织共同研究对策,落实解决的措施,解决好农村党组织及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深入所驻村走访农户,通过与群众交友谈心,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对村情民意进行调研摸底。
驻村以后,队员们不论工作大小、轻重,每一件事都用心去学、努力去做、力求做好。同时,不断调整工作方式,自己主动找事做,积极向村民介绍自己。
真心可以换来真情,付出的点滴汗水终于赢得沉甸甸的回报。驻村中一些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切切实实、微不足道的桩桩件件实事好事,让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在群众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既然来驻村,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要为这片土地留下点什么。”驻村工作组的队员常常暗自静下心来告诫自己。
他们兜里时常装着一个“小本本”,把村里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收入、党团员人数、低保户等基本情况都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闲暇时,喜欢到老乡家里走走、看看、聊聊,听听他们哼唱的山歌小调,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讲政策法律,掏掏心窝子。
驻村工作是平凡的,但当一个个笑容出现在群众脸上,一声声谢谢来自百姓口中,一份份满意拉近了自己和群众的的距离,这份平凡却让队员们感动、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