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故事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7-10-27 阅读:246
自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开展以来,威宁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了一场打响脱贫攻坚的“围歼战”。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且看这一个个村庄里的脱贫故事......
◆◆讲习所里忙“传经”
“科学养羊是关键,地势高燥排水便。冬暖夏凉通风好,圈舍住房要分开。”时值深秋,在大街乡金星村讲习所,市级农民讲师杨光华在为养殖户讲授养殖黑山羊时编了一句顺口溜。
自从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以来,作为大街乡的致富能手、市级农民讲师、绿宝专业种养殖合作社“领头羊”的杨光华更忙了,他常常走进田间地头、进村入寨为村民送去种养殖技术经验。
几个月来,脱贫攻坚讲习所通过群众会、报告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把各级扶贫的政策讲清楚,把脱贫攻坚的思路讲清楚,把农村发展的方法讲清楚,带领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干有方向、干有激情、干有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目前,在脱贫攻坚讲习所的宣讲下,大街乡改良优化原有的核桃基地,在兴隆、金星、营中等村种植桃子、李子、苹果等经果林;在高华、牛吃水等村种植核桃、花椒等;在巩固和提高传统大蒜、辣椒种植的基础上,引进合作社在嘎基村种植200亩三膜洋芋,在大街村种植300亩萝卜。
大街乡采用“合作社+村委会+农户”共同合作模式,在金星村规划桃子基地300亩,项目涉及农户27户112人,其中贫困农户17户76人,低收入家庭10户36人,项目的实施将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并带动周围10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
杨光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我的合作社种桃子挣了1万元,贫困村民以土地入股就收8000元,合作社出管理可得1000元,村集体有1000元分红。”
小小讲习所,致富大讲堂。脱贫攻坚讲习所不仅给村民带来党的惠民政策,还带来了脱贫致富的“致富经”。
◆◆“贫困帽子”自己摘
秋高气爽,在板底乡绿水塘牧场上,养殖户闫国勤正在放牧着70余只黑山羊,放牧着脱贫致富的希望。
闫国勤是板底乡安坪社区精准贫困户,也是独生子女户。前些年因为没有文化打工工厂不要,在家没有技术难以致富,一直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