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故事
作者: 时间:2017-10-27 阅读:172
(上接1版)
2016年,闫国勤靠着惠农贷贷款5万元搞起了黑山羊养殖,从刚开始的30余只黑山羊发展到目前70余只,黑山羊出栏后不仅可以还清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而且还有了上万元的收益。“有了党的惠民政策,贫困帽子我要自己摘掉。”闫国勤信心满满地说。
在板底乡,像闫国勤一样依靠养殖业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
走进板底乡曙光村育肥牛养殖场,村支书罗祥盛正忙着和养殖户老王在规划养殖愿景。在宽敞的养殖场里,一头头肥硕的优质肉牛在牛圈里咀嚼着青饲料,养殖户老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曙光村是板底乡深度贫困村,因受地理环境差、交通条件不好等因素影响,长期制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这个2000余人的村庄目前还有1275人未实现脱贫致富。
如今,由威宁黔福农业有限公司实施的乌金猪种猪场落户板底乡,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建成后可提供6万头优质生态乌金猪。板底乡还采取“合作社+村两委+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养殖牛6855头、羊4000余只,带领全乡贫困户走上快速脱贫致富的道路。
靠党靠国家,还要靠自己,才能拔穷根摘穷冒,这是越来越多贫困户心里的共识。
电商架起“致富桥”
“乡亲们,你们在贵农网购买的猪饲料已经到了,大家得闲抽时间来拿。”在板底乡安坪社区贵农网电商微信群里,潘兴国通过微信通知村民前来取货。
潘兴国是安坪社区贵农网电商负责人,他不仅依靠修摩托车、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脱贫致富,还带动当地群众搭乘“电商快车”实现农货出山,架起了脱贫致富的桥梁。
“通过贵农网购买商品,不仅质量有保证价钱还便宜,乡亲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网上淘宝了。”潘兴国高兴地说。
然而几年前,网上购物对大山深处的村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通过网上卖掉自己种植的洋芋、大豆更是想都不敢想。潘兴国成立的贵农网电商的发展也见证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历程。
据悉,目前威宁已实现“县有电子商务产业园、村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的电商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全县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利用电商平台,让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拓宽销售渠道抢占市场。
目前,威宁在全县农村淘宝服务站开展“旺农贷”业务,现已贷出“旺农贷”贷款金额300余万元,为当地种养殖户、小微经营者提供扶持资金,“电商+旺农贷”开启了贫困户创业之门。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沉睡的威宁‘山货’在风起云涌的市场浪潮中,跳动起强劲的脉搏,也让外面的产品快速流向山村。”潘兴国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