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农民致富新密码
作者:李玉荣 陈美群 时间:2017-10-27 阅读:306
打开农民致富新密码
——二塘镇脱贫攻坚讲习所活动开展侧记
记者 李玉荣 陈美群

果花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正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讲授林下养鸡技术
在田间地头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场所、村级活动室,二塘镇的脱贫攻坚讲习所为农民量身定制致富“菜单”,为农民打开致富新密码,传授生财之道,正在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加油站。
10月23日,记者走进果花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村支书孔令伟正带着村里的老党员和贫困户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支书刚念完,坐在一旁的老党员笑着说:“还是我们党的政策好啊!”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报告中的这些论述,就像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农民的心更安了,可以放心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孔令伟说。
“十九大还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村生态环境不好,以前一直土法炼锌炉、土法炼焦,生态遭到了灭顶之灾,今后我们要大力植树造林,特别是要种植经果林,比如核桃、苹果等经济作物,种这些不但可以卖果子增收致富,还可以绿化荒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孔令伟滔滔不绝地说。村民们一边听一边记,深受鼓舞,表示以后不乱砍树木,不随意破坏居住环境,一定会做到吃祖宗饭不砸子孙的碗。
接着,村主任杨选奎给农户从场地选择、搭建棚舍、围栏的修建、雏鸡的饲养管理、放养鸡的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培训了林下养鸡技术。
“大家注意了,养鸡场地最好要选择有草的山林地,要相对封闭、向阳、避风、干燥。场地选好后,要搭建棚舍。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林地,搭建简易的鸡舍,供鸡休息、避风避雨。林下养鸡场周边要修建简易围栏防止鸡走失。接下来就是雏鸡的管理了”, “雏鸡长30日后,就要转移到事先搭建好的棚舍林散养。搬运鸡只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对鸡的惊扰。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活动,饮水喂料也在舍外……”村主任讲得很认真,农户个个眼睛直溜溜地盯着村主任,听得很仔细。
为了进一步把养鸡技术传授给农民,让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听完讲座后,大家来到果花村的锐进养殖专业合作社林下养鸡场,边听边讲边看边学。
林中不见人,但闻鸡叫声。在果花村的锐进养殖专业合作社,土鸡成群结队,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觅食,有的站在枝头“喔喔喔”引吭高歌…成了山里一道独特风景线。
果花村把脱贫攻坚讲习所搬到了养殖现场,饲养技术员费金银正在给村民讲解养鸡技术,天气有些冷,还下着毛毛细雨,但前来听讲习的村民热情不减,有的冷得抱着手,有的把手揣进裤兜,但听得聚精会神。
“今天听了培训,也到养鸡场亲自看了,我觉得村支书、村主任他们组织起来搞养殖,他们喂的鸡效益很好,我就给他们暂时买20只,喂了如果效益好,我会尽量发展。我年纪大了,做其它的体力劳动做不动,养鸡是很轻松的。”贫困户陈金华说。
而建档立卡贫困户罗义全就先行一步。当听说村里成立养殖合作社养鸡的时候,他就主动投入了5000块钱,参与到养殖中来。
“我们林下喂的鸡,25元一斤,好卖得很,目前已经零零散散卖了400多只,收入用来收购包谷饲料,准备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罗义全充满信心地说。
据了解,通过开展脱贫攻坚讲习所讲习,农户思想观念得到转变,现在已经有16户贫困户加入到养鸡队伍。
“我们从四月份举办脱贫攻坚讲习所以来,对64户贫困户和其他农户进行讲习,现在老百姓大部分思想都已经转变。有的用土地入股加入了苹果种植,有的去贷款喂鸡。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全村的人都带动起来,准备从现在的2000只发展到50000只以上,保持每家每户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杨选奎坚定地说。
果花村脱贫攻坚讲习所是二塘镇村(社区)脱贫攻坚讲习所的一个典型代表。
据介绍,脱贫攻坚讲习所活动开展以来,二塘镇 各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每月不定期在村开展脱贫攻坚讲习,从4月到10月, 12个村共计开展了77次宣讲会,田间地头、合作社场所、村级活动场所、农户家等都是脱贫攻坚讲习所的讲习地点,讲习的内容紧紧围绕种养殖专业种植技术、脱贫攻坚政策宣讲、传达学习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组组通公路修建成立合作社等。
“我们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讲习所工作,设立了‘市、县、镇三级脱贫攻坚讲师库’,专门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养殖大户、党政班子领导等开展宣讲活动。”二塘镇党委书记杨承东说。
二塘镇小小“讲习所”,成为脱贫攻坚大课堂、脱贫攻坚加油站。讲政策,不再是简单地说发多少补助,而是让群众清楚教育帮扶、医疗救 助、产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兜底政策;讲教育,不再只是空谈“软指标”,而是鼓励群众通过支持和加强子女教育来改变命运;讲发展,不再是直接发钱给物,而是鼓励群众自力更生、产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