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0-30

奇山秀水兴旅游

作者:沈光勇 时间:2017-10-30 阅读:202


 奇山秀水兴旅游
——威宁六个核心资源撑起全域旅游新格局
本报记者 沈光勇


  走进威宁,高原风光雄奇秀丽,历史文化深远厚重,民族风情异彩纷呈,街边美食唇齿留香,气候环境宜居宜游,孕育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山地旅游的典型性和独特性。
  “威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大有可为。”县旅游局副局长马勋勇说。
  工作中,威宁以草海为龙头,依照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抓好自然风光展示区、历史文化展示区、民族风情展示区、生态旅游体验区、高原运动体验区建设。
  不但如此,威宁还成功打造“四条旅游观光线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配套,全面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旅游、山地营地旅游等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资源营销,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围绕“清凉草海、养生福地,百鸟之都、阳光威宁”的发展定位、“一核五线五区”的发展思路、“浪漫草海、神秘乌撒”的形象宣传,突出抓好品牌创建、项目带动、产业融合、营销创新、行业管理服务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动旅游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截止目前,威宁共接待游客756.82万人次,同比增长34.47%;旅游综合收入75.55亿元,同比增长40.7%。
  近年来,威宁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全景域开发、全景观打造、全产业链条发展,六个核心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山水如画,点染威宁山水风光之“秀”。作为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全、品类最齐全的区域之一,威宁的旅游资源富集。
  高原明珠草海被中国野保协会评为“中国黑颈鹤之乡”,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西南最大的天然草场百草坪和马摆大山、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彝族向天坟遗迹、被西方誉为“海外天国”的石门坎等资源为铸造亚高原训练基地和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支撑。
  冬暖夏凉的高原气候、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等资源为培育考察观光、休闲体验、养老养生、会议培训、户外运动等各类旅游服务产业提供了空间。
  古朴习俗,铺就威宁民族风情之“彩”。威宁是毕节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贵州省唯一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全国六个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县之一。“三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的乌撒高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辉煌历史,铸就威宁人文风韵之“厚”。举世瞩目的中水鸡公山遗址被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彝族向天坟其坟的样式形如金字塔,因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金字塔”。彝族古戏撮泰吉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石门坎,在中国教育文化领域内创造了若干个第一。
  低纬高原,造就威宁高原运动之“特”。威宁是贵州唯一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县域,处于国际公认的世居平原的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海拨高度2000-2500米的区间内,通过国家和省层面体育专家评价,威宁具备打造高原运动的非常独特的资源。
  浪漫花海,升级威宁旅游业态之“新”。从春季到秋季,百万亩洋芋花、十万亩荞花、万亩万寿菊及草海湖畔的相思草、荷花、波斯菊、高山杜鹃等各色鲜花次第开放。
  特色山水,成就威宁地方风物之“味”。威宁是名符其实的“南方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
  威宁洋芋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威宁荞酥馅种丰富,色味清香;火腿原料地道,肉质细嫩,清香味美;乌撒烤茶历史悠久、干而不焦,脆而不糊、滋味醇香;草海三宝高营养、高蛋白、健身补纯;威宁核桃营养丰富,益神健脑、润肺补肾;威宁荞系列产品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威宁的诸多小镇更是山水环抱,望得见的是山,看得见的是水,忘不掉的是一抹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