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经开区“六措并举”为发展“提质增效”
作者:马永坤 时间:2017-11-09 阅读:198
本报讯(通讯员 马永坤) 连日来,威宁经开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六措并举”,做到工作力度不减、建设进度不拖、规模速度不降,经济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飞跃。
以目标任务和政策机遇为导向,盯进度、保目标,增后劲。推动存量稳定增长,促进增量尽快释放。1-9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9.28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完成增加值25.35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省、市下达任务(26亿)的80%。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1-10月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6亿元,完成省、市目标任务(30亿)的98%,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完成省、市目标任务(30亿)的117%。
以产业扶贫基金申报为契机,抓项目、促产业、保质量。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全区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雪榕二厂三期、太给二期、戴利智能服装项目、贵州江楠包装厂建设项目、威宁·江楠农副产品产业园等新项目迅速启动建设,不断扩大企业的投资强度。有效解决异地搬迁民工及贫困户就业。通过“1+2”服务模式,由企业服务责任领导牵头,企业责任人负责,点对点帮助企业申报产业扶贫基金,已完成脱贫攻坚投资基金项目入库26家。
以项目审批和环境保护为抓手,保存量、释增量、增效益。超前介入项目立项手续,严把项目入园关,对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积极为其办理立项手续。本年度,累计办理22个入园项目的立项手续,立项办理率达100%;累计完成经开区入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批复6个;项目环评验收涉及企业30家,通过会议调度、电话调度、现场调度、约谈、下达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企业安装环保设施、完善环保手续,顺利完成国务院第四次环保大督查的迎检及整改工作。
以安全生产工作为引擎,促发展、强监管、消隐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业责任制,确保责任逐级落实到企业、到车间;积极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共开展检查25次,排查安全隐患60余条,下发整改指令书15份。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余册,悬挂宣传标语、横幅5条,扩大宣传范围;深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企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年安全生产实现了“零死亡”的目标。
以推动平台建设为载体,推转型、创模式、破瓶颈。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开发区信息化管理工作。委托上海瑞谷拜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威宁经济开发区数据采集运用分析平台”并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和试运行,有效提高开发区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贷款共计2.8亿元,依托“贵园信贷通”及贵州威宁产业园区经济管理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公司,进一步强化“政、银、企”铁三角关系,通过“贵园信贷通”帮助卓源、开富科技向邮储银行完成融资贷款400万元;通过“中小企业非标集合债”帮助科能塑编、修进汽贸等企业完成融资转贷1.09亿元,有效助推了企业发展。
以僵尸企业清理为载体,提产能、壮规模、增速度。成立僵尸企业清退工作领导小组。对长期停产停建的10家企业进行了清退。已清退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昭通市国江纸箱包装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威宁县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领阳工贸有限公司、贵州汉邦车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其余4家长期停产停建企业正在清退中,其中贵州曦阳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威宁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鼎鑫北港新城项目)2家企业已恢复建设,威宁县黔风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由贵州玄德科技有限公司收购,贵州德发有机肥业有限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切实做到“腾笼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