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1-10

威宁“三进三增”转作风、赢民心、促脱贫

作者:付玺 时间:2017-11-10 阅读:217


   本报讯(通讯员 付玺) 近日,笔者在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威宁以“三进三增”作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有效载体和抓手,进村组解决农村问题、进农户解决农民问题、进田间解决农业问题,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发展。
  围绕增强感情进农户。深入开展万名干部遍访贫困户活动,采取“54321”结对帮扶方式,将全县7910名干部与2017年计划脱贫的1.2万户5.12万人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四访”要求,深入遍访贫困户。选派1565名干部组建313个驻村工作组到313个村(社区)开展驻村工作。通过“进村挂帮”“进户连心”,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实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围绕增加收入进田间。派出612名专家、科技人员开展农业专家服务“三农”、圆梦小康专家行动计划,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到村领办农业发展项目。从县直部门选派235名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深入235个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调整履职不力或不符合选派条件驻村干部61人。明确县级领导干部每月蹲点不低于3天,县直部门干部每月蹲点不低于2天,乡镇干部入户不低于10天,推动资金项目和工作力量下沉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全县推广三膜早熟马铃薯、精品苹果等种植技术80多项,指导和带领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精品苹果30.12万亩、中药材37.1万亩,初步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围绕增加和谐进村组。紧紧围绕农村发展最迫切、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和热点、难点问题,采取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干部调解等方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完善了县级领导包保乡镇、乡镇领导包保村(居)联系包保机制和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建立了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对村级组织行政事务、检查评比、会议台账进行全面清理,村(社区)考核评比事项从15项减少到7项,创建达标事项从23个减少到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