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1-10

脱贫攻坚战犹酣

作者:   时间:2017-11-10 阅读:226


 

农民正在大棚里采摘辣椒


  (上接1版)近年来,双龙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18元,比2016年增加了674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让全镇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768户3982人减少到2017年241户104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1.37%下降到现在的2.98%,下降了8.39个百分点,到2018年可以如期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产业扶贫中,双龙镇围绕总体目标要求,以“五化五强”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公路沿线矮杆经济作物种植,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链纵向拉长、横向增厚和整体加密,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稳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入秋以来,双龙镇就紧紧围绕规模化建强马铃薯种植园区,借助“千企帮千村”工作契机,引导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帮扶,在江林村实施5000亩脱毒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决定用“两袋洋芋解决群众的脱贫问题”。
  “我们稳步推进一级良种扩繁基地建设,按照‘尊重传统、改进传统、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理念,借助高海拔气候优势,在凉山村、高山村、高坡村常年种植优质马铃薯一级良种5.5万亩,亩产量2吨,亩产值3000元,年总产鲜种薯将达12万吨,直接满足我省遵义等60多个县区种薯供应,实现年总产值1.8亿元。”双龙镇副镇长所华美介绍说。
  目前,双龙镇已成为南方马铃薯最大的良种生产基地之一。
  另外,双龙镇借助高山牧民用马铃薯饲养牲畜的传统经验,在全镇范围内种植原生态“饲料型马铃薯”1万亩,用于肉牛及生猪育肥,提高马铃薯使用价值。
  当下,双龙镇还着力实施三膜早熟马铃薯种植2100亩,每亩大棚产值预计达1.5万元,现在已经完成第二季蔬菜及辣椒采收,11月中旬实施第三季白萝卜种植。
  据悉,2018年,双龙镇将新增900亩三膜早熟马铃薯,全镇达到3000亩。
  时下,双龙镇正积极培育壮大马铃薯生产经营主体,创办科技示范样板,打破区域界线,引导产业向板块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马铃薯产业带,目前全镇有马铃薯生产经营主体5家、各种专业合作社27家。
 
冷凉蔬菜不冷凉
 
  双龙镇广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刚刚收了辣椒和四季豆,工人正在忙着平整土地,负责人马敏田说,紧接着要种植白萝卜,不能让地闲着,不能让老百姓没钱赚。
  双龙镇围绕商品化建强冷凉蔬菜种植园区,稳步推进白萝卜产业园基地建设,组建农民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在全镇范围内种植白萝卜1万亩,户均1.3亩,人均0.3亩,平均亩产量达5.5吨,平均亩产值达3850元,一年种植三季,年亩产值达11550元,年总产值达1.2亿元。
  大地村水果胡萝卜基地里,正在按照“基地建设标准化、集中连片规模化、耕收操作机械化”的要求,引进海升集团威宁海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水果胡萝卜”试种基地500亩,通过今后1至2年的示范带动,教给周边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技术,待农民掌握娴熟的种植技巧之后,公司将逐渐退出“种植舞台”而变身收购商,以订单收购的形式向农民收购产品,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恒大集团扶双龙的身影也穿梭在该镇的田间地头。
  借帮扶的契机,双龙镇打造了秋冬种冷凉蔬菜基地建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引进江楠果蔬集团在水潮社区、大地社区建设冷凉蔬菜基地3500亩,其中第一期建设1200亩,第二期建设2300亩,基地全部纳入县政府和恒大集团引进的合作扶贫龙头企业产供销体系,大田及大棚蔬菜用工优先聘用本项目覆盖的贫困户且贫困户务工比例不低于70%,贫困户以恒大援建项目入股分红,利益分配按照龙头企业及合作社55%,贫困户40%,村集体5%的比例分配。

建强高山草地生态畜牧业
 
  经统计,当前,双龙镇牛存栏数2.1万头、羊存栏数5.5万只、猪存栏数1万头、禽类存栏数7.5万羽。
  据了解,目前该镇继续加大本地小黄牛养殖繁育基地建设,在凉山村大坪子组建设养殖规模100头的本地小黄牛养殖基地,既能保留本地小黄牛品种繁殖,又能带动杨湾桥水库移民增收致富。
  双龙镇在原有退耕坏草5000亩的基础上,继续将25度以上坡耕地的传统玉米种植调减为牧草种植和青储玉米,实现了“粮改饲”工作。目前,全镇已完成2150吨青储饲料收购及窖藏工作。
  记者看到,双龙镇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基地”的管理经营模式,分别在高山社区凉山顶组和高冲子组建设养殖规模为500头及200头的两个养牛场基地,完善利益分红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目前两个养殖场正在顺利开展厂房施工建设。
  双龙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各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掀起了脱贫攻坚大决战的热潮。镇党委书记冶伟苍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以来,双龙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传统玉米调减、特色产业调宽、畜牧效益调高、支柱产业调壮、土地资源调活、农机事业调快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73215工程,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全镇干群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把双龙镇建设成为秀美宜居新双龙、畅通环保新双龙、重教兴卫新双龙、富裕小康新双龙,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