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讲习所” 传授“新技术”
作者:高胜利 陈武帅 夏炜 时间:2017-11-10 阅读:245
山村“讲习所” 传授“新技术”
——么站镇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见闻
记者 高胜利 陈武帅 通讯员 夏炜

抱都村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

红岩社区村民通过培训后种植的莴笋喜获丰收
“洪灾过后,我们村通过讲习所,组织全村受灾群众参加了蔬菜种植培训,宣讲员都是一些‘土专家’,是从县果蔬站专门邀请来的,他们给大家讲解蔬菜种植技术,讲的内容合群众的‘胃口’,关键是很多话更是讲到了我们心坎儿里。”红岩社区支部书记韩正军介绍。
今年6月底,么站镇红岩社区遭遇强降雨天气侵袭,坝子以往是几百亩平坦土地,由于地处低洼地带,几次大暴雨就把红岩社区的坝子完全淹没了,让“坝子”变成了“海子”,导致全村颗粒无收。
当红岩社区的群众陷入了困难时,在政府在帮助下,邀请了果蔬站技术人员到红岩社区,通过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向群众培训蔬菜种植技术。洪水退后,红岩社区村民在坝子里补种了蔬菜,如今坝子里的白菜、莴笋、辣椒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红岩社区种植大户毛庆福在洪灾过后,向村民流转土地300多亩,还雇佣本村的贫困户50元每天在蔬菜基地里打工,专门种植莴笋、白菜、辣椒等,如今蔬菜价格高,自己大赚了一笔不说,还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
随着一系列脱贫政策的实施,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成立后,么站镇立足贫困户需求实际,坚决把“讲习所”作为助政策法规宣讲的根据地,用活山村“讲习所”,传授群众“脱贫技”, 通过办“讲习所”进行脱贫政策和技能培训,提振群众脱贫信心,为脱贫攻坚攻营拔寨,呐喊助威,为同步小康冲锋陷阵,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政策宣讲过程中,么站镇聚焦广大群众所需所盼,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等为主要宣讲内容,提高群众的发展技能,确保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工作见真招出实效。
日前,么站镇抱都村大棚种植基地内每天聚集了几十名群众,宣讲员正手把手地教授群众种植和养殖技巧。
“其实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扶持政策,如果能及时掌握这些好的政策,我们发展起来就会快得多,所以说,要多去讲习所,多听多学习,多了解政策。”抱都村村主任程杰感叹道。
“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办起来以后,我们终于有了‘长见识’的地方,政策宣传、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在这个小小的讲习所应有尽有,对我们的发展思路有着不小的提升。”来听课的抱都村村民汪洪发说。
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开展过程中,么站镇分别由党政领导班子、各村支部书记、带富能手、技能人才担任宣讲员,结合各村村情民情寨情,技术人才的优秀特长,落实专业人士讲专业知识,专业人才培训专业技能,讲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习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方法,脱贫措施、致富渠道。
“宣讲员进村来给大家讲解种养殖技术,就是要让我们少走弯路,通过几次的学习,我都受益匪浅,对养殖技术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汪江平是么站镇抱都村养殖大户,他养殖了50头西门达尔,每次宣讲员到村里培训技术,他都不会缺席。
为进一步推进决胜脱贫攻坚战,推动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么站镇结合“道德讲堂”“十万农民培训计划”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平台,通过培训会、群众会、报告会、院坝会、板凳会、田坎会等形式,宣讲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赚,让群众学到好技术,找到好门路,过上好日子。
目前,么站镇共开展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100余场,受教群众8000人次以上,通过深入浅出地“授课”,全面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提升了群众农业技能、激发了干部群众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