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灵花 唱到梦想花开
作者:杨文斌 时间:2012-03-06 阅读:636
核心提示:在龙街镇大寨村的苗寨里,有一个23岁的苗族小姑娘叫韩灵花。因为从小生来就爱唱歌,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为了更多家乡的姐妹想唱就唱,哥哥曾一度放弃读书的机会支持她上学;贫困的家庭,父母亲却竭尽所能为她构筑音乐的梦想;老师以及身边的好多好心人,都在为她织起了飞向北京“梦想合唱团”舞台的翅膀。
这份感动,在早春的乌蒙山区里,令人动容,荡气回肠。日前,笔者深入威宁龙街大寨苗寨,采访了这位令人钦佩的苗族姑娘。
耳濡目染,从小生来爱唱歌
今年春节前后,龙街镇的人们每天吃完晚饭,总是一家人早早地来到电视机前等候着。因为龙街大寨23岁的苗族姑娘韩灵花走上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合唱团》的舞台,这是他们的骄傲,这是山沟沟里从来没有过的喜事。韩灵花是大寨苗寨飞出去的第一只“金凤凰”、“苗家百灵鸟”,龙街的人们逢人便说。
龙街的人们也知道,韩灵花的家庭情况并不好,她能成功地把苗歌唱出大山,唱响央视梦想的舞台,完全是能歌善舞的苗族乡亲们的培养和自己从小一如既往对音乐的热爱。
23年前,韩灵花出生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龙街镇一个叫大寨的苗族村寨,父母都是淳朴的苗族农民。父亲韩庆明3岁就跟着舅舅学习吹芦笙和竹笛,母亲也擅长苗族原生态歌舞。在这样一个苗族家庭长大的韩灵花,从小就受到父母亲爱唱苗歌喜好民族乐器的影响。
有一次,韩灵花跟着母亲王秀花在山上干活,劳动休息间隙,母亲情不自禁地唱起苗歌来。那悠扬深邃、震撼山林的原生态之声,一下子把小灵花吸引住了。小灵花回家之后,虽然不懂妈妈歌词里唱的什么内容,但也时不时地跟着哼上几句。长大后她才知道,原来这首苗歌的名字叫《叶鸣曲》。虽然当时的苗族人民没有文字能把这样美妙的歌声和歌曲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但《叶鸣曲》那“一下子就能揪住人心”的旋律,却一直深深印在小灵花的心里。
家庭贫困,哥哥给了她希望
早春的龙街,夜里刚下过雨。从龙街集镇到韩灵花家的大寨村,中间需要走一段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这是一个苗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苗族村落,韩灵花的父亲听说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要来她家拜访,一家人便早早地把地里种洋芋的活儿先搁下了,在家专门等候着我们的到来。
这是一栋早年用黄泥和石块筑成的老房子,笔者弓身进得屋来,韩灵花和母亲正在屋里煤炉上烤洋芋。屋子虽小而简陋,但尽显温馨。土墙上挂着韩灵花一家喜爱的苗族芦笙、葫芦丝、竹笛。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前些日子哥哥韩紫林结婚时,嫂子的娘家作为嫁妆送来的一台21英寸电视机和一套新音响。而在这之前,韩灵花练歌的设备是在龙街镇上的一家音响店租用的,后来音响店的老板看灵花家里贫困,于是免了所有租金。
说起哥哥韩紫林,韩灵花说,哥哥是她一生的愧疚。
原来2003年9月的一天夜里,正在读初二的哥哥韩紫林,知道妹妹韩灵花也要上初中读书了。想到以种植土豆和苞谷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里,同时供兄妹二人上学,一来家里经济负担太重,二来家里无人协助父母种植庄稼。于是,韩紫林悄悄收拾了书包和被条,回到了大寨老家。忙时协助父亲犁地、播种、施肥,种植庄稼;农忙过后,就跑到贵阳等邻近几个县市打些零工,以供妹妹韩灵花上学所需和家庭日常开支所用。其间,家人和学校老师也曾动员他几次复学。可是,一想到妹妹往后要考大学,读大学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韩紫林就犹豫了。
韩紫林告诉笔者,当年主动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妹妹,他并不后悔。现在看到妹妹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了自己梦想的舞台,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为家人争得颜面,他也很开心。说明自己当初放弃读书,把机会留给妹妹的选择一点也没错。
公益梦想,从苗寨唱到北京
贵州的很多电视观众至今还记得,在2011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颁奖晚会上,一名来自乌蒙山上的女孩,以她的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了单项赛原生态唱法金黔大奖。她就是毕节地区代表队的选手韩灵花。
在当晚决赛现场,著名词作家、音乐制作人陈哲给予了韩灵花这样的评价:“韩灵花呢,声音更清亮更稚嫩,更有撕破天空的感觉,我希望她能有更长足的发展。”韩灵花说,当时参加决赛时因自己病后初愈,想不到自己原生态的歌声能打动这么多评委老师和观众,这得感谢一路走来对自己倍加支持帮助的家人和老师们。
2011年初,由CCTV综合频道打造的“梦想合唱团”公益节目在全国各省选拔队员。一位在北京民族大学读书的老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灵花,帮她报了名。并告诉贵州队的队长龚琳娜,他们老家威宁龙街有个叫韩灵花的苗族女孩,很喜欢唱歌,曾经获得过“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单项赛原生态唱法金奖。
当时,正在毕节学院读大一的韩灵花听到消息后,火速赶往贵阳。选拔“梦想合唱团”队员的工作人员听到韩灵花的介绍后,免去了她第一、二轮的筛选,直接进入最后一轮选拨。
这次韩灵花唱的是妈妈从小教她唱的苗歌《叶鸣曲》。“这是一首思念的歌,要唱出阿妹在茂密的森林中思念阿哥,吹奏木叶,等待情郎的忧伤感觉。”韩灵花回忆说。
龚琳娜听完演唱后,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她所寻找的,正是韩灵花这种不加任何修饰,原生态的天籁之音,一下子就能揪住人心。
在“梦想合唱团”整个比赛过程中,由龚琳娜带领的贵州队,用独特的“大白嗓”演唱方式,用独特的和声演绎了《梦想号子》、《咕噜山歌》、《映山红》等歌曲,经过了层层选拔和淘汰,最终获得全国团体第二名,为贵州获得了70万元公益基金,这些公益金将用于资助贵州大山里的那些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实现音乐梦想。
最大愿望,把苗族文化传承
韩灵花告诉笔者,唱歌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歌声可以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唱出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将一如既往地把歌唱下去。但是,因为自己参加“梦想合唱团”演出的缘故,已经耽误了近一年的学习时间。今年开学她要好好回到学校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等自己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故事谱成民族元素的歌曲,教给家乡的孩子们。让她童年时代听过阿妈唱过的那些面临失传的苗族古歌,通过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方式,更好地,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目前,在韩灵花的家乡威宁龙街,当地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以韩灵花名字命名的“灵花艺术团”,艺术团长由韩灵花的叔叔韩庆伟担任,艺术团成员由家乡那些有音乐梦想和音乐天赋的乡亲组成。先前在北京参加“梦想合唱团”得到的公益基金,等他们写好资金落实材料后报送省里,审批下来的爱心基金将全部用来组建“灵花艺术团”,让家乡的人们都能完成自己的音乐舞台梦想。
而龙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等今年国家的“危房改造”项目审批下来后,他们将为韩灵花家争取项目资金,改造房屋,并铺好龙街集镇至大寨村的水泥公路,再在大寨苗寨中央建一个芦笙场。
到时候,每当逢年过节,元宵端午,远方的客人都能齐聚韩灵花的家乡,观苗寨歌舞,赏苗寨风情,也让韩灵花这只“苗家小百灵”能更好地飞出大山,走向全国,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