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河畔脱贫忙
作者:李玉荣 陈美群 张元琼 时间:2017-11-17 阅读:360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乡镇纪行之二十一
可渡河畔脱贫忙
可渡河畔脱贫忙
——金斗镇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见闻
记者 李玉荣 陈美群 通讯员 张元琼

群众正在给蚕宝宝添桑叶

岩头村通组路施工现场

群众正在给蚕宝宝添桑叶

岩头村通组路施工现场
11月7日,立冬时节,走进可渡河畔的金斗镇,满坡满野的土地上,青青的麦苗在阳光下疯狂拔节;通组路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巨臂,开挖路基、压石夯土,工人有序忙碌;在蚕桑产业园,贫困户正在采桑喂蚕……一幅幅时不我待脱贫攻坚的繁忙发展画卷跃入眼帘。
自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工作开展以来,金斗镇广大干部深入贫困一线,与贫困户一起,谋产业调结构,掰开指头算收入,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干,挥汗如雨,誓言打赢这场脱贫攻坚输不起的硬仗,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岩头村:脱贫致富修路忙
岩头村,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可却是深度贫困的代名词。“岩头村住岩头,交通不便发展慢,洋芋包谷度春秋,如今要修通组路,广大农民笑开颜。”这首顺口溜道出了岩头村广大群众曾经的幸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岩头村是金斗镇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一共有7个村民组298户2750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一直以来发展都很慢,目前还有贫困户105户455人。他们的脱贫不只是党委政府所关心的大事,也是我们村里的大事。”站在村口,村主任徐红早心里很是焦急。“但要脱贫还是要有步骤有计划一步一步地来,今年计划脱贫20户116人。在政府的帮扶和银行贷款的帮助下,通过调结构种植烤烟、魔芋等经济作物,以及养牛养鸡等多管齐下,他们的脱贫不是问题。”徐红早充满信心。
充满信心的不止村干部徐红早,一个个贫困户也信心满满。夏小富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夏小富家一共有6口人,四个孩子,一个在外地读大学,一个在威宁读高中,一个在黑坭读初中,一个还在读小学。孩子上学让夏小富一度感觉压力山大。然而今年,政府帮扶了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夏小富再从银行贷款5万元,一共购买了6头牛来喂养,开始向脱贫攻坚奔小康冲刺。为了进一步发展,夏小富还跑到县市场监管局注册了一个养殖企业。
“我家不但养牛,还种了10多亩烤烟。虽然目前娃娃读书花费大,但只要市场走向好,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脱贫不是问题。”夏小富信心满怀。
事实上,对于岩头村的广大群众来说,今年政府送个给他们的最大礼包,莫过于通组路建设了。
“今年我们村通组路建设一共有3条12公里,分别是小关口至五组、瓦厂口子至黑坭、秧田沟至曹家沟。这些路硬化成水泥路后,将与周边通村油路连接,群众致富的步伐必然加快。”徐红早说。
穿行在岩头村的通组路建设现场,挖掘机挥舞巨臂,开挖路基、压石夯土,工人有序地忙碌着。
在黑坭至瓦厂口子的通组建设现场,只见五六位村民在施工方负责人刘训龙的带领下,拌沙砌石修涵洞。“赶紧铲沙来,这个石头这样放才牢靠。虽然才是一个小涵洞,但也相当于一座小桥。马虎不得,这是我们自己的路,一定要修好修牢靠。”修路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