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乡多举措助推脱贫攻坚
作者:毛庆松 时间:2017-11-17 阅读:199
本报讯(通讯员 毛庆松) 近年来,大街乡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转变思想观念,助推脱贫致富。根据市、县脱贫攻坚有关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分别建立乡级、村(社区)级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10个,通过集中、分散和流动等灵活方式开展“讲上级精神、习感恩奋进;讲惠民政策、习精准施策;讲脱贫技能、习致富本领;讲社会风尚、习文明礼仪”“四讲四习”。目前,乡、村(社区)两级开展讲习累计92次,参加讲习人数累计达5000余人次。乡妇联和团委以讲习所为载体,在嘎基村和大松村开展“妇女能顶半边天,美丽乡村我先行”和青春模范创评活动。每月组织评选出星级模范户,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接合的激励方式,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践行塘约道路,加快村社发展。2017年,大街乡确定牛吃水社区为塘约经验试点,在“塘约经验”的指导下,开展土地、房屋、山林、小水利统计核实,推进“七权同确”。实施“721”发展计划,即村民出土地和劳动力占70%的收益,合作社出技术、销售等占20%的收益,村两委参与管理占10%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完善村规民约,实行黑名单制度,建立“村社一体”管理组织,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采取股份制方式带动种植苹果1500亩,辣椒600亩,核桃2000亩,长寿豆600亩。组建建筑工程队1个,共带动32户120人致富。
深化“三变”改革,盘活农村经济。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载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兴办专业合作社10家,培育产业大户21户,共组织160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以土地、山林和劳动力等入股合作经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
创新扶贫思路,突破发展瓶颈。采取“1+N”发展模式,即1户能人大户或1名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若干贫困户结成发展利益体,抱团发展。按照“721”或“811”的利益机制分配方式,解决贫困户无思路、无技术、无经营理念等制约问题,同时大户能人在贫困户抱团发展合股经营中相应获得扶贫项目资金的参与,解决了大户缺资金和藏富装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