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攻势看中水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7-11-24 阅读:248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乡镇纪行之二十五
秋季攻势看中水
记者 卯龙艳

秋日田间地头忙

秋日田间地头忙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中水镇结合实际,以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为动力,强力推进秋季攻势各项工作。
◆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国家出钱帮我们盖新房子,这样的好事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还是党的政策好啊!”居乐社区村民王友才感慨道。
王友才家最近忙着修新房,他每天忙的脚底不沾灰,买钢筋、买水泥、挑选瓷砖……每件事他都要亲力亲为,虽然每天累的全身酸痛,但他十分高兴。
“今年60岁的人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100多平米的楼房,咋不高兴哩?”王友才乐呵呵的。
回忆起曾经住的土坯房,王友才直言生活的不容易。“原来住的是两小间土墙房,又破又旧,下雨天雨水顺着瓦缝直往屋里淌,家里的盆子都被拿去接水,屋里没一块地方是干的。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盖起新房子,我家也能慢慢过上好日子了。”
同样因为享受国家土坯房改造住上新房子的还有王友才的邻居王加文。
“我家的新房是去年12月搬进来的。当时修房子,家里筹了一部分钱,政府土坯房改造给了2万元,一共修了两层,楼下是门面,楼上就全家人住,宽敞得很。还是感谢党和政府,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开心!”搬进新家1年多了,告别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中水镇居乐社区村民王加文每每聊起住进新家的心情,喜悦之情依然喜于言表。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期间,中水镇把全镇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如火如荼推进,一幢幢规划有序、宽敞明亮的黔西北民居拔地而起,成了千年中水大地上美丽的风景。仅居乐社区2017年完成土坯房改造的就有88户,目前全社区只剩下四类人员家家庭的改造工作还在进行中。
“都说要先安居才能乐业,没有房子怎么安居,住在危房里怎么安居?所以农村土坯房改造一直是我们社区工作的重心。我们社区一危旧土坯房很多,因此土坯房改造工作量大、难度不小,但是老百姓都很支持改造工作,成效也很明显。”社区主任蓝明乖说。
按照老百姓自筹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其中一般户补贴2万元、贫困户补贴3.5万元、特困户补贴5万元的原则,让老百姓享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在修建房屋时,农村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建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及时跟进,真正把危旧土坯房改造成美丽的风景。
如今走进中水镇,一栋栋美观实用的新楼,一片片设施完善的社区,凝聚了百姓的希望,也铺开了一幅和谐秀美乡村的新蓝图。
◆产业调整 长效脱贫助增收◆
“春种洋芋,夏种玉米,秋冬大蒜保丰收。”说的是前河村的一年四季无闲田。
“我们这边气候好,老百姓也勤快,地里常年都能看见绿色,老百姓也不会让地闲着,复种指数特别高。”村主任马玉国介绍说。
深秋时节走进前河村紫皮大蒜种植基地,但见老百姓三五个一群,都在地里忙活。
见到马年巧老人时,她正和老伴忙着收割地里的小姜,老伴负责挖出成熟的小姜,马年巧则坐在一旁清除小姜表面的泥土,用剪刀剪去小姜的叶子,并把小姜装进准备好的箱子里。“去年种了1亩小姜,买了2000多元,种的大蒜卖了2万多元。大蒜价格好,今天把小姜收完,过两天把地翻了还要种大蒜,刚好赶上在冬腊月卖一部分蒜苗,明年开春卖蒜苔和蒜头。”马年巧老人说。
得益于中水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中水镇种植的紫皮大蒜以其独特的色泽、口感和品质,在市场上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每斤可卖15元左右。2005年省农业厅专门组织专家到中水镇前河村,对紫皮大蒜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测定中水紫皮大蒜亩产蒜苔2100公斤、蒜头2000公斤,论证了中水紫皮大蒜属于蒜苔、蒜头双高产品种。
目前,中水镇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前河村紫皮大蒜种植示范园就是其中之一,该示范基地核心种植区占地800余亩,示范规模种植3000亩,投入大蒜扶贫资金63万元,覆盖前河村、新光村、新街村、中河村4个村的老百姓840户3656人,其中精准扶贫户151户700人。紫皮大蒜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收入比种包谷洋芋翻了几番。
“大蒜是前河村的主要经济收入,除了大蒜,我们这边也种辣椒、香葱、生姜。因为这里的紫皮大蒜很出名,1亩地连本带利收入可以有2万元左右,所以老百姓的种植热情很高,现在我们这边被打造成中水镇的紫皮大蒜种植示范园,未来发展前途很大。”村主任马玉国说。
对话中水镇党委书记孟广宁:据孟广宁介绍,自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开展以来,中水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方面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首先是转变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多次培训、讲习,引导老百姓种植经济效益好的苹果、大蒜、小姜、香葱等,逐步缩减亩产效益低的玉米种植,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苹果种植5万余亩,实现人均种植1亩的目标,今年完成苹果种植基地内206公里的机耕道改造;完成绿肥种植6000余亩,栽种大蒜3000余亩,现已经建成青贮饲料加工厂2个,加工青贮饲料700余吨,很好地满足了老百姓冬季青贮饲料的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完成16个村级活动场所的改造建设;秋季攻势期间全面启动了“组组通”公路建设33公里,启动1245户土坯房改造,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中水将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中水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争取早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