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堂进村寨 传经送宝助脱贫
作者:高胜利 胡孝勤 袁锐 时间:2017-11-27 阅读:228
金融课堂进村寨 传经送宝助脱贫
——威宁信合联社开展“1+N”金融助脱贫系列惠民走基层活动
本报记者 高胜利 通讯员 胡孝勤 袁锐
脱贫攻坚,金融率先。威宁信合联社是县域资产规模最大,网点覆盖最广,支农力度最强的地方性金融主力军,是家喻户晓的“百姓银行”。
在使命面前,县联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联社金融精准扶贫规划,紧扣威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主动作为,把扶贫责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多措并举,深化农信改革改制,强力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在威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县联社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形势下,始终把“倾听百姓需求,破解百姓难题”作为金融服务的关键,不断将自身业务发展同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结合起来。2017年,县联社以“新时代讲习所”为载体,采取“1+N”(1指“讲习所”,N指“金融夜校”“乡村小舞台”“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致富学堂、村落院坝会等)模式大力开展金融讲习,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金融基础。
◆“金融夜校”进村寨 送脱贫“致富经”◆
3月29日晚,县联社在鸭子塘社区开展“金融夜校”进村寨活动,进行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工作人员通过与社区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为老百姓现场解答一系列金融扶贫知识。
5月9日,在会展中心广场上,县联社开展了“金融夜校”进社区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趣味问答的方式,现场讲解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让观众们看表演、学知识、拿奖品,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县联社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全面开展“金融夜校”进村寨和进社区宣讲,帮助贫困户算收支,送脱贫“致富经”,引导贫困户“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培育懂市场、懂产业、熟悉金融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户运用金融工具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县联社还通过探索“三社”联动融合发展模式,在信贷投放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解决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后经营管理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流动服务”进村组 服务“三农”惠民生◆
3月21日,县联社举行“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首发仪式,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进一步服务“三农”,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
县联社推广“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是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充分发挥农信社“挎包银行”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户”,着力打造、提升助农脱贫“品牌银行”,厚植发展优势,夯实发展根基,站稳农村金融市场,为全县脱贫攻坚做出新贡献。
据了解,联社通过综合考虑民情、地情等因素,采取灵活的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流动服务,依托流动服务站,把柜台延伸到村组,将农信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送到偏远农村地区,方便群众,降低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满足率。
同时通过“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普及农村金融知识,让广大群众不出村获得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
◆“乡村小舞台”进村寨 帮农民算“明白账”◆
3月30日,县联社开展的“农信乡村小舞台”走进小海镇,上百名村民齐聚文化小广场,共同观看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
“农信乡村小舞台”是县联社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是脱贫攻坚看农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最新的金融知识和优惠政策,帮农民算好 “明白账”,做好春季攻势春播准备。(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