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街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出农民好生活
作者:周星 马召凤 马丽克 时间:2017-11-29 阅读:247

双河村村民在认真听讲习
目前,走进羊街镇双河村,一栋栋黔西北民居错落有致,延伸至各家各户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在村委会旁边的菜地里,秋季莴笋、白菜长势喜人,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地里忙活着。
见到唐克会时她刚从地里回来,进门几分钟后就换了一套干净衣服。
唐克会一家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6口蜗居在50多平米的茅草房里,牲畜常年拴在房前屋后,一到下雨天,屋里屋外全是泥。丈夫彭升学2012年因酒精中毒,双腿几乎残废,精神萎靡不振,一家人过着吃上顿无下顿的日子。
期间,村委会一班人多次到他家走访帮扶。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彭升学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慢慢重建了生活的信心。之后,村委会把彭升学一家纳入危房改造,一家人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彭升学也从原来的意志消沉变得求上进、求发展了,唐克会也在村里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看到周围的人一天天富起来了,我心里也着急。村里经常组织学习技术,我们每次都去参加,我们也想通过学习,过上好日子。”唐克会说。
今年6月25日,村里组织学习“农村环境整治”,彭升学夫妻俩都前往村委会参加学习。此次主要讲解了如何清理垃圾、清理粪便、清理河道、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搞好村庄绿化等内容。唐克会一家听得格外认真。
回到家后,夫妻俩用学得的知识开始整理家居环境,唐克会还坚持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打扫家庭内外环境卫生,家里跟以前的生活判若两样,柴草不乱堆了、粪土不乱堆了、垃圾不乱倒了、污水不乱排了、禽畜不乱放了,房前屋后变得整洁卫生,小院里还种上了花花草草。
2017年8月,唐克会家建了2个大棚,她把从讲习所里学来的知识和从合作社大棚里学来的技术用上,目前,她家已从原来的低保户逐步脱贫致富。
双河村变化的不只唐克会一家,通过村委会的讲习教授,每家每户都在变化,都在向新生活进发。
据了解,双河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共有讲师12名,有镇主要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学校教师、农技人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农民讲师等,授课涵盖了脱贫攻坚政策解读、蔬菜种植技术、法律基本知识、村规民约、党建扶贫等多方面内容。目前,全村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党员群众、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余次。
“看到一些地方搞种植业成效好,村民们还会到村委会提意见,村委会根据村民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带领群众代表去考察学习。我们曾先后考察过大蒜种植、中药材种植,石榴种植等技术。通过外出学习,大家拓宽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更加坚定了他们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双河村村支书刘伟告诉记者。
据了解,通过讲习,双河村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与蔬菜种植的人数不断增多,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亩增加到现在的2500亩,仅蔬菜种植就可带动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户脱贫。此外,通过法律知识的宣讲,广大群众守法意识明显提高,目前该村无一起偷盗、吸毒、贩毒等违法现象发生。村民矛盾纠纷也全部在自管委化解清零,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零上访,留守儿童从之前的27名下降到现在的6名。
双河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仅是羊街镇众多讲习所的一个典型。据了解,羊街镇成立了镇村两级讲习所,镇级讲习所由党委书记任所长,镇长、组织委员、分管扶贫、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所长,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村级讲习所由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任所长,村主任为副所长,村两委其他人员为成员。同时,制定了《羊街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实施方案》,在全镇辖区内成立了羊街镇镇级讲习所1个,村级讲习所17个。其次,根据各村(居)实际对各讲习所实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组织安排了教学课程,制定了学习计划。现在该镇共有讲师31名,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学校教师、农技人员、部门业务骨干、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农民讲师等,授课涵盖了脱贫攻坚政策解答、法律基本知识、党建扶贫等39个内容。目前,全镇共计开展专题讲座100多次,培训干部职工、党员群众、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500余人次。
通过讲习,群众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增收致富的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加强,遵规守纪意识明显增强,“三留”人员明显减少,矛盾纠纷零出村渐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