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2-04

赫章县结构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蒋敦 萍杨曦 杨希喆 罗喜贵 时间:2017-12-04 阅读:208


 赫章县结构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助力脱贫攻坚
毕节试验区网记者 蒋敦 萍杨曦 杨希喆 本报特派赫章蹲点讲习采访记者 罗喜贵


流动讲习现场

  “现在的结构乡不再像以前那么闭塞、贫穷了,市、县领导都关注着、牵挂着我们,我们要干群一致,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日前,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讲会上,结构乡党委书记肖涌激动地说。
  今年4月以来,结构乡严格按照“四讲四干”要求,“便民利民化”“形式多样化”“内容菜单化”全方位开展讲习。该乡共建立1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覆盖了全乡八个村和龙头企业,储备讲习员73名,共开展大小讲习264场,接受讲习培训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达5000余人次。
 
讲党政方针 提升理论素养
 
  结构乡当前以宣讲十九大精神为主线,重点突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采用座谈会、院坝会、板凳会结合“夜校”等多种形式开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扶贫、旅游扶贫的政策措施、典型模范、经验做法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各级政策的知晓率,拉近干群关系,打通了党的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结构乡毛姑村营脚组的村民小组长胡永翠老人是毛姑村农业专业合作社里的一名工人,提到合作社,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了,她说:“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我年纪大了下不了地,家里有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以前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一年只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两个人上两个月的班就顶得上过去一年的收入了。”感受到合作社带来的好处,胡永翠老人还带领35个人加入了合作社。
讲适用技术 提升操作指引
 
  结构乡依托食用菌种植、大棚蔬菜种植优势,采取通俗化、方言化、群众化的语言对核桃嫁接移栽、经果林种植培育、蜜蜂养殖、肉牛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技术内容进行宣讲,强化农村实用技术讲习力度,切实提高了农民专业技术水平,解决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支撑不够等问题。
  据了解,结构乡乡政府将圈舍建筑、规模场饲养管理技术范围、蜜蜂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汇编成册——《结构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资料汇编》,向村民讲解相关农业、养殖技术。
  养殖户褚明辉说:“讲习所每期的宣讲我都会来听,在这里我能学到很多的新技术,提高了我的养殖技术和技能,让我明白如何预防养猪遇到的一些问题,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我希望今后讲习所多举办类似的培训。”
 
讲文明新风 提升农村形象
 
  新农村新气象,“新”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要彰显人民群众的观念要新,要与时俱进,关键在于改变旧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文明新风自然吹满大地。结构乡围绕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规民约制定与执行等进行全方位讲习,并通过定期评比、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树立了文明新风,塑造了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