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
作者:邓招能 时间:2017-12-05 阅读:217
上次回家之前,有十来天打不通母亲的电话了。父亲说母亲的电话坏了,有事就打他的电话。母亲的电话坏了,我总是牵挂着放心不下,原本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和母亲说的,也就是在外面,想在电话里和母亲唠几句家常,仅此而已。
从贵阳乘坐十一点四十六分开往威宁的草海号旅游专列准时开出了。我给父亲打电话,我们回家了,母亲得知放假我和家人回家了,很是高兴。从草海火车站下车,在转乘农村客运,到家时接近晚上八点了。母亲站在路口处接我们,还没等车停稳,便上前来喊道:“耀耀,回来了!来,奶奶抱你!”我叫醒酣睡的儿子,耀耀醒醒,到家了。母亲迫不及待地将惺忪中的孙子抱走了。
父亲正陪着一个客人围着烤火炉在抽烟聊天,像是在聊着今年的农事收成,也在等着我这个远方的“客人”来一起吃饭。刚进门,我还真不敢肯定客人是谁,他一脸微笑带点羞涩,他叫我:“招能,回来了。”哈哈,一听声音,就是小四,十几年不见,我都认不出来了,我们相互打了招呼。
小四成个大男人了。小四这个名字是长辈和年龄大他的乡亲对他的称呼,然而,一些没有他大的人也叫他小四,我读小学时就这样了。我们一起上小学时,小四和三叔在草地上总得扳腰较量一番,非要争个你输我赢,方肯摆休。转眼间,都成家立业了。小四本姓龙,户口簿上姓龙名谁,我还真不知道。
晚饭后,父亲泡了一壶云南茶,暗红的汤色一看就知道是一壶酽茶。我本想将新带来的云雾贡茶泡一杯给他们尝尝,父亲说我以前带回来的茶都还有,清淡了一些,他们喝了不止隐。一家人坐着唠起家常来,深秋的一丝凉意抵挡不了团聚的温馨气氛。
小四说三嫂(指我母亲)做的豆腐麻得安逸,他的声音就像柔和的绸缎,来自田间地头,本真朴实。原本我们两家只相隔一华里远的路,小四却经常独守着属于自己的一个角落,默默耕耘着,不曾窜门入户。
小四偏着头深吸了一大口香烟,慢吞吞的吐出一个不太圆润的烟圈。听说我母亲的手机坏了,小四便帮忙修理。他右手拿着电烙铁,双眼一瞪,左手将镊子夹着手机的喇叭线,焊锡间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像在做牵线搭桥的心脏手术般小心。我看到了小四布满茧皮的双手,像正在演奏三春一秋里一首关于岁月的歌。
小四说是听筒线脱了,接上就行,小毛病。母亲说这要是拿到镇上找修手机的话,少说也要几十块钱,那些人尽是拿什么主板坏了来骗取修理费,听说上当的可多了。小四在外打工学会了锡焊,还懂得了手机修理,就连组装都难不倒他,他帮忙修好手机的可多了,坡头上那个大爷的都是小四修好的。
小四说他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免费的帮父老乡亲们修理手机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母亲拿着刚修好的手机跑到外头,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指点,拨通了我的电话,手机里传来“好了……好了……”的声音。
小四帮乡亲们修手机从来不要钱,免费。我知道不是小四很有钱,他也有说不尽的苦。他媳妇外出打工有一年多没有打电话回家了,旁人说三道四的都有,有的说他媳妇跑了,也有的说怕是在外面找不到钱不好意思回家了,还有人说小四憨厚老实管不起媳妇的......总之,小四带着三个孩子在家,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的,大的那个已经在村里上了小学,小的两个平时也不少连累着爷爷和奶奶。小四掏出手机来,他不会玩微信,就是24小时登录在线的QQ,大都用来看看熟人的动态,时不时的关注下有没有提到自己的信息。从他的眼神里,不难看出,他正在期待媳妇哪一天突然来个电话,或者在QQ里蹦出一个心跳的音符,小四一分一秒的等待,转眼间,这等待又一天一月的过去,杳无音信,已经一年多了。
十点了。小四说家里的猪还没有喂食,得回去了,说话间倏然就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虎头电筒。也不好留他坐了,我跟着父亲送小四出门。我说走左边的马路平整点,好走些。小四说从右边爬坡要近一点,习惯了。夜色中,小四渐行渐远,爬坡而去,一束亮光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指引着家的方向……
在现实的尘世中,也许,小四是赶不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然而,小四怀着一颗朴实的心,也在勇敢的生活,为个人,为下代,为生活得更好一些。岁月如刀,只不过经年中风里来雨里去的,把小四炼成了如秋日里等着镰刀收割的苞谷,秋风中呲牙咧嘴的牙齿忽然便掉落了两颗。
但让我倍感欣慰崇拜的是,小四就是小四,他不做作,力所能及的在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休管他小二也好,小三也罢,生活的苦,一个人强忍着慢慢习惯,勉力拼搏,坚持以大哥“三勤”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