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街镇多举措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马超宇 时间:2017-12-06 阅读:221
本报讯(通讯员 马超宇)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兔街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抓紧进度,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聚心凝力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转变思想观念,让脱贫攻坚更加群众化。该镇认真开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分别建立镇、村(社区)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4个、建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教学实践基地12个,以“四讲四习”“五个结合”“六上六下”的“四五六”讲习措施为抓手,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宣讲活动200余场,把政策讲在群众心头、把实效讲在田间地头,逐渐转变群众懒、散、慢等落后思想,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从“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转变。
转变发展思路,让脱贫攻坚更加科学化。该镇以点带面,扎实践行“塘约经验”,在高原村、新光社区、和平村、兔街社区四个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下,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性地开展“支部带头抓产业、党员示范创实业、党群携手富家业”的“三业并举”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党组织、党员为群众零距离服务、全覆盖引领,实现党建工作中的“人”与扶贫工作中的“事”优化组合,聚心凝力脱贫攻坚。
转变产业结构,让脱贫攻坚更加实际化。该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54211”工程,即种植业发展5万亩经果林、4万亩马铃薯、2万亩烤烟、1万亩中药材、1万亩蔬菜,使人均种植业达3.8亩,人均种植业产值达11272元。通过种植业支撑养殖业养牛2万头,人均2.3头,总产值2亿元,人均产值5780元,通过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一季多收。
转变建设方向,让脱贫攻坚更加现代化。为提升小城镇品味,实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小城镇目标,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该镇及时对新老集镇进行改造,集中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全面铺开“贵州民居”改造工作,并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指示精神,依托地里位置、气候、文化等优势,积极打造雨科酒、苦丁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擀毡工艺等地方特色化品牌,做大做强经济农业、文化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