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作社“盘活” 一个村
作者:卯龙艳 刘军林 时间:2017-12-11 阅读:207
双龙镇江林村是传统农业大村,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形式单一、老百姓增收致富困难的发展“困局”。
近年来,一个名叫“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江林村声名鹊起,成为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眼下正值马铃薯收购旺季,在双龙镇江林村“南方种薯交易市场”,一辆辆载满马铃薯种薯的拖拉机、小货车沿着路沿整齐排开,开车来的老百姓冒着寒风等着交易。
“我昨天就来排了一天队了,人太多,没排上,交易市场的负责人让我今天再来,今天肯定能排上。”说话的是江林村的精准扶贫户刘寿早,他家今年种了4亩多马铃薯原种,收入有一万多元。
据悉,威宁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主要从事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及销售,是商品薯规模化种植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到现在,社员有1008名,同时还取得了省级马铃薯种薯生产和经营许可资质。
“2010年以来,我们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成立时率先在江林村实行土地流转的经营模式,积极与村里的老百姓签定马铃薯订单生产合同,免费给他们发放种子,确保薯农增收,并采取保底回收的方式解决薯农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后顾之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发展模式,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永军介绍说。
如今,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江林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农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趋势,有序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合作社实施的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全部实行土地流转,由合作社自行组织生产及销售,土地流转后,农户优先到基地内劳动,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目前,威宁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涉及全县20多个马铃薯重点种植乡镇,双龙镇江林村只是其中一个,依托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江林村适时转变种植结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种植,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马铃薯种薯特色产业,打破发展瓶颈。
“我现在在他们合作社里打工,一年要挣10多万元,快赶上城市里的白领了,工作虽然辛苦点,但是工资也很高呀,苦点不怕。”说话的是57岁的江林村村民刘寿良。
刘寿良家今年种了8亩多马铃薯种薯,他预计收入在三万元左右,同时他还在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里打工,主要负责马铃薯种植管理和收购,每年有十来万元的收入。
“原来我家每年种的洋芋也是七八亩,每年要挖几万斤洋芋,但是销路还愁得很,也卖不到好价,后来南方马铃薯合作社成立了以后,我加入他们合作社,销售上也不成问题,种子还是免费发的,种出来又保底回收,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我们村现在靠着和合作社一起搞种薯种植每年收入四五万元的人家很多。”刘寿良说道。
刘寿良现在不仅自己和合作社签订单种马铃薯种薯,同时他还帮合作社管理江林村的马铃薯原种收购,每吨有100元的收入,一天至少都要收购几十吨,每年光收购这一季他就能赚不少钱。现在他家里新房子也盖起了,再也不用一家人挤在破土坯房里过日子。
现在江林村像刘寿良这样每天在南方种薯交易市场打工的老百姓有60余人,他们的工资按照每吨20至40元不等计算,每人每天就有上百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据悉,自11月20日开称收购马铃薯种薯以来,截至目前,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江林村的收购量已经达到3500多吨,主要收购的是马铃薯原种、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预计收购期为40天左右。
“现在我们合作社给老百姓开的价是每斤0.7元,稍高于市场价格,今年马铃薯种薯市场不算好,但为了保障老百姓的利益,我们采取保底回收,我们的的目标就是颗粒归仓,因为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老百姓们,我们也希望老百姓早日致富。”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办公室负责人饶丽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