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2-12

板底乡:“双语”讲习沁人心

作者:岳刚 聂章林 余泽仙 时间:2017-12-12 阅读:307



新胜村讲习员正在用“双语”为老百姓宣讲党和国家的新政策


蹲点讲习采访记者在安坪社区采访村民代表


蹲点讲习采访记者在板底小学为小学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板底乡是全省100个、全市17个、全县6个极贫乡镇之一,全乡18193人,其中彝族人口1150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3.24%。
  板底乡地处高寒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面大程度深,是典型的边、少、穷地区。受环境制约,该乡许多彝族群众仍然听不懂汉语,也讲不好汉语,交流发展一直受阻。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板底乡人民群众埋头苦干,同心攻坚,全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前,威宁、赫章两县特派蹲点讲习采访记者一行深入板底乡,用面对面采访的形式,记录了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的实况。

曙光村:脱贫讲习助脱贫致富 

  王智,曙光村村主任、曙光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31岁,中共党员。是一位年轻有为敢闯敢干的村干部。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养牛,是因为响应乡里的号召,乡里面组织人员去四川培训时,他报名参加了培训。
  培训回来后,王智就开始走养牛的创业之路,在百草坪采用放养的形式喂养了109头能繁母牛,今年已产仔70多头,一年半后就可出栏。按均价7000元一头计算,预计可收入50万元左右。
  王智说:“有了百草坪这个天然的大放场,为我们省去了草料钱,饲养成本低,除了人员和管理外,几乎接近于纯收入。”
  王智先后参加了板底乡组织的各种调研考察培训,加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培训,已经不下十五六次了。今年6月,他又带领乡亲们成立起了曙光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每周期育肥100头小黄牛。农户既可以入股分红,又能够在里面打工拿工资。
  7月中旬,合作社购买了60多头本地小黄牛,现已育肥出售了26头,除去成本、人工工资和饲养成本,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
  问及合作社里的饲养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时,王智说:“曙光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承载着大家致富的希望,股金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合作社又刚起步,所以不能有半点闪失,牛的常见病预防、饲养方法、圈舍消毒等都要对工人进行反复培训后才能上岗。不能让大家失望,所以肩上的担子重啊,不能疏忽。”
  合作社养牛的饲养员、曙光村计划脱贫户李贵友告诉记者,他也在合作社里入得有股金,在里面做工的工资是每月3500元。
  “之前对牛的喂养技术懂得不多,后来经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培训,现已基本掌握整个饲养流程,什么时候什么季节要预防哪些常见病、如何观察牛的表情判断它是否快乐、如何配备饲料、室内清理消毒等都是他们上岗前必须掌握的知识。今后,将把这些知识好好用起来,让牛健康快速肥起来,使合作社的效益更快好起来。”李贵友说。
  到了年底,李贵友的入股分红,加上他的工资,收入可突破4万元。

安坪、新胜:“双语”讲习传进百姓家

  记者来到安坪社区和新胜村交界处的山沟里,看到安坪社区党支部书记闫光友正在组织村民在苹果基地里进行讲习。
  “由于安坪社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不适合高杆农作物的种植,所以要尽量减少种植数量。要多种植矮秆作物,如辣椒、早熟马铃薯、万寿菊等,乡政府已与公司签订了合同,大家不要担心种了卖不出去。下一步,我们社区讲习所还要请专家和专业人员对大家进行培训,教给大家技术,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真正早日脱贫,这样也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咱们贵州人民的殷切希望。”闫光友比划着手势讲。
  参加听讲的村民赵庆学告诉记者,他参加这样的讲习活动有7次了。“现在想通了,今后要多种植矮杆作物、经济作物,取消高秆作物种植,让自己的腰包早点鼓起来,争取早日富起来。”赵庆学底气十足。
  新胜村村主任杨国贤也在不远处的苹果育苗基地旁讲开了。
  新胜村全村1448人,79%的村民是彝族,有295户贫困户。
  杨国贤先用彝语给村民讲了一遍,又用汉语说一遍。他把声音提得很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土地承包使用到期后还要延长30年,而且政策不变。我们要转变思想,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要把传统种植转型为种植经济作物、早熟洋芋,把传统放养转型为种草养、圈养。大家要行动起来,发展好种养殖业,争取早日脱贫,同步小康。”
  经过采访得知,以前的新胜村,村民懒散作风相当严重,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自从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立起来后,通过讲习,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村民文付分家有5口人,属于精准扶贫户。自讲习所成立以来,哪里有讲习活动,她都会到哪里听讲。通过在讲习所不断的培训后,如今,她在家里用自家的土地种起了2亩多花椒树,还养了2头牛、几十只鸡。
  陈明珍家也一样,通过讲习所不断的宣讲和培训,家里也养起了2头牛,种起了2亩多的花椒,哪里有地就在哪里种上苹果树,她还说收益比种苞谷洋芋好多了。

板底小学:“双语”讲习进课堂

  12月7日,板底乡板底小学六年级(1)班。
  双语教师罗莎正在和蔼可亲地给学生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辜负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希望!”
  罗老师一句彝语一句普通话地给同学们讲解,学生时而回答,时而认真记录笔记,讲与习相得益彰。老师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记者一行也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开了:“党和国家政策好,同学们吃的好了,穿得暖了,享受了国家‘两免一补’,还能吃上香喷喷的‘营养餐’。”讲完,记者带领同学们站起来,举起紧握的拳头一起宣誓:“听党、老师和父母的话,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努力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后,采访组在优美的《板底欢迎您》的彝歌声中离开了校园。
  时下,板底乡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正越办越好,在“最后一公里”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