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2-12

修炼精彩的人生

作者:曾威 时间:2017-12-12 阅读:204


 修炼精彩的人生
――读《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有感
 曾 威


 
  近日,我拜读了一行大师的著作《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感触颇深,这本书将晦涩难懂的佛学观渗透到生活点滴之中,教我们做人、做事,给予很好的启迪!
  全书分为六部分,从总写说明佛学融入工作的必要性后,将清晨的日常和禅修融合起来,再到上班过程中在工作中的修行,下班回家后的修行以及事业和修行的融合,最后教给人们简单修行的工作减压法。在工作中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于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将心和身体回归,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当做一场修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前段时间特别流行一个说法“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于是好多人都开始了一场灵魂的出走,好像不出去走一遭都枉为人了。于是出现了一波辞职旅游的热潮。是啊,这个时代把旅游捧的太高了,总以为走得越远越好,穷游当王道,好多年轻人受误导而盲目跟风,没有能力只有臆想,忽略了工作本身的价值所在。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窃以为,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才是平衡而负责的人生。如果没有将心态摆正,认为工作本身只是生活的重负与累赘,那么时时刻刻想到的只有抛弃它,或者我们像扮演了一个世俗的谄媚小人,在它面前卑躬屈膝,点头哈腰,背地里却一味抱怨,叫苦不迭。工作它就像人生的一门必修课一样,存在于你的一生当中,维持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它是憧憬诗和远方的基础所在,是向往春暖花开之时的根基,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其存在的道理,不应以其看似卑微而轻视,更不应以其位高而推崇。个体都是以工作为手段在为这个世界做着平等的贡献,因此更无高低贵贱之分,要学会热爱工作!
  这本书传达了一种佛学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学观,教我们功名利禄和内在精神修行二者如何相通融合,摒弃浮躁的心性修炼处事不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很多人常常抱怨工作辛苦、事业不顺,甚至讨厌上班。其实工作的压力和挫折,恰好是自我修行的最好机会,办公室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工作中事事都是修行。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遇见什么样的人,一切都是在训练你的心性。哪怕面对一场无缘故的非议,或者填一份繁琐的报表,你都要在这样的事面前,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少一份浮躁,多一份从容,一切磨砺都是你修行的助缘。
  日本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观点就是:“人哪里是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他认为在工作中修行,是锻炼灵魂、提高心性、培养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用心去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砺我们的心,提升我们的层次,光明我们的良知。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工作要求我们要保持一颗公正平等的心,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要平等对待每个人,不因繁重的工作而厌恶它,更不会利用职务之便而谋取私利,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
  本书中,一行禅师将指引你在工作的重压下磨练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人格,最终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在平和喜乐中获得成功。翻开这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我们要学会享受工作所带来的价值输出和快感,是它让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可以凭借努力来主宰命运,是它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满足感,是它让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工作不仅是糊口的手段,更是自我修行的旅程。在工作中学会处理个体与集体,精进与忍辱。
  工作是结缘的机会,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从为家人到为全社会人,让工作去利益化到更多的人,当一颗感恩之心去缘到更多的人,我们的幸福感会增强,烦恼会稀释,拓宽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