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2-13

铁路军魂的威宁记忆

作者:廖娟 沈光勇 时间:2017-12-13 阅读:414


 铁路军魂的威宁记忆
——老贵昆铁路威宁段纪行
通讯员 廖娟 本报记者 沈光勇


  走过老贵昆铁路龙场境“乐居、罗盘地、树舍、扒挪块”4个小站约40公里,途经“蜈蚣岭、观音岩、圆宝山、乐园、骆驼冲、二梯岩、石头地、石门坎、罗盘地、大山坪子、松林、树舍、青龙山、小田坝、扒挪块、狮子口”等28个隧道,仿佛就在昨天,震撼无比。
  老贵昆铁路东起贵阳,西达昆明,全长643千米,1958年开始施工,由铁道兵第1师、第5师、第6师、西南铁路工程局等建设,于1966年3月4日全线接轨通车。
  当时,贵昆线是连接云贵两省的钢铁大动脉。该线的建成,创造了“地质博物馆”梅花山隧道,七次瓦斯爆炸的岩脚寨隧道,滇黔交接钢架桥桥墩的天生桥大桥等著名工程。伴随新内昆线的建成改道,于2012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老铁路蜈蚣岭隧道是六盘水与威宁的接轨点。纪念碑立在那里,雕刻在石板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
  走在废弃的老铁路上,火车行驶的轨道早已拆除,铺上了砂石,锈迹斑驳的铁杆立在道旁。
  当年,梅花山隧道是贵昆铁路长度之最,许多铁道兵年轻的战士牺牲在这里。如今,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如此安静地埋葬在不远处的山岗上,继续守护着这里。
  人这一辈子,有些风景也许只看一次,有些路也许只走一次,但留给我们的,也许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记忆,正如老贵昆铁路。
 


新旧双桥的岁月长歌




青龙山隧道




挑战极限的孤独之旅——行走老贵昆线




让镜头记下这株当年的小树




铁轨不见了,货车上路了




这是五十年前的盛典




用锈迹诉说当年的烈火青春




荒废在记忆里的火车站




用爱和生命守护这片异乡的风景——长眠的铁道兵烈士们




用自由的方式起程——记录老贵昆线的峥嵘岁月




镌刻在岁月里的英雄




年年为共和国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