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7-12-18

为了万千搬迁群众“安居”梦

作者:夏超 时间:2017-12-18 阅读:245


 为了万千搬迁群众“安居”梦
——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记者 夏超

  “安居”,是威宁时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热门话题。
  为实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群众的“安居”梦,威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坚持社区与园区结合,脱贫攻坚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促共进,以岗定搬、以产定搬,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让搬迁贫困群众逐步走上致富路,实现“安居”梦。

千万间“广厦”助搬迁群众“辞旧迎新”
 
  兔街镇杨柳村六组,环顾了老屋最后一遍后,新“移民”的熊伟带着一家老小离开村庄,和许多“搬迁人”一道,坐上客车前往位于五里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新家。
  熊伟是杨柳村六组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居住在大山深处,60多平米的老瓦房破败零落,吃水困难,交通不便。他位于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新家,100多平米的“平安居所”宽敞明亮,让其一家老小在“住”放心了下来。
  目前,五里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有2164户搬迁户入住。9个安置点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地带,小区内环境优美,楼群分布错落有致。绿化、路灯、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配套修建了停车区、商场、超市等商业服务场所,幼儿园、小学和卫生室等教育医疗设施也配套齐全。
  为最大程度满足搬迁群众意愿,安置点为“新移民”设计了不同的户型。
  “我们根据群众意愿和生活习惯,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目前分别设计了60平米、80平米、100平米、120平米、140平米五种户型,还配套了广场等设施,尽可能让搬迁群众居有所安。”安置点负责人介绍说。
  2017年的安置点已初步建成,352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正陆续入住。2018年计划实施搬迁的3920户19698人,目前正由恒大集团全面实施。
  “阳光新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恒大集团投资3亿元建造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车轰鸣,工人身影穿梭不停,多个作业点正齐头并进。
  随着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占地规模34.25万平方米,集幼儿园、小学、商业生态圈为一体,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充满商业气息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正翘首等待城市“新人”们的到来。
  近三年时间,千万间“广厦”,7444户人,一切为了高原大地“迁徙”群众的“安居”梦。
 
“安居”与“乐业”并重
 
  “以前在大山里一穷二白,搬进城后在小区里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来没有想过会过上这样美好的生活!”谈起搬迁后生活上的变化,来自盐仓镇的搬迁户高燕高兴得合不拢嘴。
  高燕夫妇在安置小区的菜市场内抽到一个免费摊位,又利用“特惠贷”贷了4万元钱,在摊位旁边租了一个店铺。夫妇俩一边卖菜一边卖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一天下来,至少有1300元左右的毛利。 
  安置小区内,菜市场、商场、超市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是搬迁群众获得安稳生活的一个“致富源”。
  依托五里岗工业园区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区位优势,加上县城相对充裕的务工机会,入住安置小区的搬迁户有了相对稳定的就业环境和收入来源支撑。
  陈长轩一家搬来威宁快一年了,夫妻两人目前都在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工,两人每月有6000多元收入。
  目前,从广州市引进的贵州奥博皮具有限公司入驻五里岗工业园区,现有的500名工人中,大多来自于搬迁户。即将投产的威宁戴利服装有限公司,完全进入运行轨道后,预计也能提供好几千人的就业岗位。
  日益发展壮大的五里岗工业园区,日益丰富的就业岗位,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明显。
  在五里岗街道,街道充分借助寒洞和白岩社区的3000余亩三膜马铃薯和白萝卜种植基地,为“放不下土地”的搬迁群众创造就业务工岗位,帮助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惯了,在基地里务工,有钱赚,能生活,心也安。”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搬迁群众张仁美成了农业园区的“常客”。
 
“搬出来”就要“稳得住”
 
  要找工作,要看医生,子女需要入学,要问医保、低保、社保问题?
  找楼长!
  不知道有哪些就业岗位和就业信息,需要就业指导?
  有楼长!
  为全力保障好搬迁群众的民生问题,五里岗安置小区实行双楼长负责制,一名负责小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一名负责“联系工作”。
  在搬迁群众子女入学教育问题上,五里岗街道的学校实行“一卡通入学制”,为搬迁户开通“绿色通道”,搬迁农户只需携带新居房卡到学校登记信息便可为孩子办理学籍入学,保障了搬迁群众子女教育“后继有人”。
  正是有这样的好政策,孩子有学上,大人有工作,已适应新居生活的陈长轩一家生活其乐融融。
  为充分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威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断加大力度针对搬迁群众开展劳动力转移及科技培训,提高搬迁群众劳动技能水平和素质,鼓励和帮助搬迁户从事非农生产,努力实现每户有一技,每户有一业。
  此外,威宁还在全城开展企业用工调查,截至目前,通过对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向搬迁户发放就业指导宣传册14000份,通过对接县就业局,对县城各宾馆、餐厅、洗车场、修理厂、理发店等场所的就业岗位进行排查,帮助10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五里岗工业园区企业目前用工总量近万人,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90余场次,宣传资料发放20万余份,企业既满足了用工需求,搬迁群众也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