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库“调”出苹果好销路
作者:卯龙艳 时间:2017-12-19 阅读:190
气调库“调”出苹果好销路
——威宁苹果气调库项目建设点见闻
记者 卯龙艳

威宁苹果气调库项目建设现场

威宁苹果气调库项目建设现场
在五里岗工业园区苹果气调库项目建设点,一台台挖机顶着初冬的寒风正在挖土方、平整场地,工人们则冒着冷风忙着堆砌围墙,忙得热火朝天。
威宁苹果气调库及分选包装线建设项目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五里岗工业园区,项目占地155.6亩,总投资26001.9万元。据了解,项目建成投运后,苹果交易量每年可达4万吨,营业收入3.6亿元。建设内容包括2万吨气调库鲜果分选加工包装线、展示中心、交易中心、A区市场、B区市场、水果商场、3000吨气调库及消防水池、泵房、垃圾转运站等。建设工期为8个月,2017年11月开工至2018年6月完工。
据悉,气调库又称气调贮藏,是目前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它在冷藏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保鲜期以及销售货架期,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0.5—1倍。在气调库内储藏的果蔬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出库后 “休眠”状态才“苏醒”,且“苏醒”后的果蔬口感和质量与新鲜果蔬并无不同,同时还使果蔬出库后保鲜期可延长 21—28 天,是普通冷藏库的4—5倍,能有效打破威宁本地苹果销售淡旺季的局限,让威宁苹果卖得更好,帮助威宁果农赚得更多,助力威宁脱贫攻坚步伐。
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扶贫子基金投资援建的项目,贵州银行对威宁苹果气调库及分选包装线建设项目投放扶贫产业子基金19000万元,资金已于2017年11月2日全部到位。
为了紧扣产业助脱贫的目标,该建设项目不断创新完善扶贫产业子基金使用制度,坚持用活、用好、用出成效。目前,在招工聘用人员中,建设项目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在项目建设期间,需使用泥水工、木工、模板工、钢筋工、搬运工、运输户及保安、保洁等人员约160人,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工程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中使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由经开区管委会牵头,县组织部、住建局、人社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扶贫办等部门出台专门管理办法,引导监督施工企业重点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特别是已搬入五里岗安置点的易地搬迁移民,对缺乏技能的老百姓先期进行短期培训,确保稳定就业,按60—70%的比例安排贫困户约100人,人均工资可达每个月2000—4000元,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和贫困户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我们的项目投运后,还需要运输、装卸、分选、包装、配送、分销、采供、仓储及保安、保洁等人员约400人,到时可以引导企业和经营户重点接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力争就业比例达到70%以上,人均工资3500-5000元/月。同时,可拉动900户农户进入产业链,每户每年可增收4万元以上。”苹果气调库及分选包装线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气调库建成后,不仅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的果品经纪人,做大做强威宁高原生态特色果蔬产业,更能带动迤那、雪山、新街、黑石头等乡镇的苹果以及哈喇河镇的大黄梨外销,消化威宁本地果蔬,为威宁打造高原冷凉果蔬基地奠定基础。同时,气调库的项目建设也给本地农民带来了就业增收机会。此外,苹果从收购、储存、管理再到出库,常年需要工人,而这些工人主要由本地群众构成,就业增收将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