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之花开满山
作者:黄骄 胡永佳 时间:2017-12-28 阅读:244
扶贫之花开满山
——炉山镇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通讯员 黄骄 胡永佳
深冬时节,寒风料峭。
走进炉山镇,一栋栋特色民居依山而建,一条条“组组通”公路向贫困村寨延伸,一个个扶贫项目拔地而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语随处可见……处处涌动着一股脱贫攻坚、努力致富的热潮。
自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开展以来,炉山镇以“强化六个抓手、确保六个到位”为目标,按照“4321”“1+N”“1+1”的结对帮扶模式,选派200余名干部职工与248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回访,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和技术,让扶贫之花绽放在乌蒙大山深处。
精准识别
“想要脱贫,先要做到精准识别,找准真正的扶贫脱贫对象。”基于这一认识,炉山镇党委、政府始终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工作上下足功夫,选派200余名干部深入农户精准调查摸底,深挖各户的致贫根源,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并与412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在入户调查走访中严谨细致、不徇私情,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该镇从机关事业选派5名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选派23名镇直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聘请名誉支书2名,向6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干部30名,驻村工作组组长6名,采取“倒排序”法,对全镇精准扶贫户进行精准识别,并将识别数据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既要加强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推进产业扶贫。
在产业扶贫工作实施中,炉山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基调,按照“5422”(即5万亩经果林、4万亩马铃薯、2万亩蔬菜、2万头能繁母牛)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在全镇推进5万亩经果林种植;在新庄社区、燕山村建立规模3000亩核桃基地;在新丰、可界、海舍等村建设5000亩苹果基地;在发乐、杏州、民乐等村建设1万亩花椒基地;在茶园等村建设2000亩茶叶基地。
民乐村党支部书记蔡亮说:“我们村是全县8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村争取了1000亩花椒和1000亩一膜洋芋种植,老百姓种植积极性都很高,下一步我们村将争取更多的产业项目,让老百姓脱贫致富。”
同时,该镇还充分借助恒大帮扶这一有利契机,通过其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在新丰村新建新丰蔬菜大棚328个,在新海村建设规模600头能繁母牛养殖场一个。
就业扶贫
邹成雄是新丰村村民,两年前他在外地打工,虽然人在外面,但是心却在家里。
邹成雄说:“在外面打工虽然挣钱快,但是在家里的娃娃就可怜了,一是没有人管理和照顾;二是怕发生什么事故。在外面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近年来,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炉山镇充分借助塘约经验,采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周末党校、道德讲堂等方式,对贫困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在每个村(社区)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雇佣群众的方式,解决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问题。
新丰村村主任陈昌军说:“我们村成立炉山镇新秀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共有86户群众427人参加合作社经营,平均每天解决当地150人就业问题。
合作社成员李训说:“在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一年下来也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同时还可以管理家里,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