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那镇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作者:马敏梅 时间:2017-12-29 阅读:266
本报讯(通讯员 马敏梅) 今年以来,迤那镇司法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情法结合”的理念,在法律威严的背景下结合人性化科学教育管理方式,为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便捷、帮扶和希望。
成立组织,健全队伍。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吸收司法所人员、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并安排矫正对象的矫正小组成员由镇司法所、所在村村干和家庭直系亲属组成,齐心协力对矫正对象实施监管。
以案说法,因人制宜。结合服刑人员犯罪实际,实行分类管理、科学施教。邀请法律顾问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用类似典型案例帮助在矫人员正确认识自身犯下的罪行,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改造自己。
加强教育,严格监管。该镇司法所设置专门的社区矫正办公室,为矫正对象开展学习、谈心、汇报思想情况等活动提供了固定的场所。健全学习和公益劳动制度,坚持每月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学习和劳动,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改造教育和监督管理,提高矫正服刑人员的悔罪意识、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规范流程,落实管教。规范工作流程,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审前调查评估工作,深入调查走访,全面了解矫正对象平时的思想、生活、工作、社交等情况。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后,及时安排村干和家庭直系亲属协同进行入矫前谈话,强化教育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的意识。坚持每月对社区矫正对象走访一次,掌握其思想动态以及在社区工作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定期走访,慰问访谈。了解服刑人员生活、工作及家庭状况,对身患重病、家庭困难者送上关怀和问候,拉近情感,引导他们主动汇报思想,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积极投入到改造中去。
积极联系人社部门、相关企业,为在矫人员刑满解矫后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同时严格要求矫正对象要服从社区矫正管理,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和公益劳动,努力争做学法、用法、懂法、守法好公民,增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