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 特色种植惠民生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18-01-03 阅读:184
近年来,威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种植业,带动当地群众迅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板底乡的千亩花椒种植和云贵乡的万亩油茶种植就是威宁特色种植业的成功范例。
千亩花椒绿满山
初冬时节,走进底乡雄鹰村荒郊野岭,村民冒着严寒正忙着种植花椒树苗,2000亩花椒树在冬日里孕育着致富希望。
据悉,雄鹰村土地广阔,有大量的荒山荒坡闲置着,特别适合种植花椒树。冬天庄稼早已收获完毕,村民腾出时间来种植花椒树苗,既可以绿化荒山,花椒结籽后还可以增加群众收入。
“入冬以来,寒气袭人,但大家种植花椒热情高涨,目前已经种植完2000亩花椒,3年后花椒结籽就能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雄鹰村主任龙禹高兴地说。
板底乡雄鹰村种植的花椒树苗由板底社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由政府买单免费发放给群众种植。
在花椒育苗大棚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李剑平正忙着带领群众进行大棚管理。一个个银色的大棚里,嫩油油的花椒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为花椒苗清除杂草、浇水。
据悉,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运行,自2016年11月份建立花椒育苗大棚基地以来,已建设大棚69个,进行订单式花椒育苗480万株,共流转土地190余亩,流转费每亩500元,参与流转土地的农户达70多户,其中贫困户有54户266人。目前,该基地已陆续向全县各乡镇(街道)供苗,供苗价格为青花椒营养袋苗每株1.1元、红花椒裸根苗每株0.4元。
据合作社负责人李剑平介绍,该合作社总投资52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入股投资10万余元,群众用扶贫资金参与入股投资80余万元,所赚得的利润村集体、合作社及农户按照资金投入的比例进行分红,群众在基地打工每天还有80元工资。
“土地流转后,我们来到基地上务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起自己种地还是划算很多。”村民罗义召一边清除花椒苗里的杂草,一边乐呵呵地说。
“等把花椒苗全部卖完,预计有100多万元收入。我们将把赚到的利润及时发给参与入股投资的农户,让他们钱袋子鼓起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李剑平充满信心地说。
万亩油茶能致富
近年来,云贵乡大力打造“原生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高山有机茶叶品牌,创建新茶园、改造老茶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让种植户增收致富。
据悉,云贵乡平均海拔1800米,冬暖夏凉,常年多雾,全年平均气温13.2℃。该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利用独特的高原湿地气候和高山雨雾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优势。
目前,云贵乡充分利用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青山梁子荒山、荒坡实施高产茶叶基地建设,形成了5000余亩林下原生态茶园。茶叶产业成立了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进行,带动马街、群丰、新民、云贵等村新增种植2000余亩新茶种植,形成低海拔种植大众茶、中海拔种植中低档茶、高海拔种植高山云雾茶的三级种植新模式。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云贵乡大力发展林下茶叶种植,走“林下经济”优势的发展新路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在发展林下茶叶种植同时,创建新茶园、改造老茶园,大力打造“原生态、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高山有机茶叶品牌。
如今,云贵乡茶叶产业发展成立了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林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500余人。
“我乡按照‘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要求,实行‘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油茶产业园,把云贵乡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通过林下养殖,形成林上林下齐发展,近期远期都得利的良好模式。”云贵乡党委书记朱达学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