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扮靓“阳光城”
作者:陈美群 李玉荣 罗金文 时间:2018-01-15 阅读:292
“五创”扮靓“阳光城”
——威宁“五城同创”工作纪实
实习记者 陈美群 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罗金文
时下,穿行在威宁的大街小巷,我们发现街道更靓丽了,牛皮癣广告不见了;小巷更干净了,污水没有横流了;绿化带更加美丽了……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威宁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办”根据威宁《“五城同创”工作实施方案》《“五城同创”工作包保方案》《“五城同创”工作责任分解方案》《“五城同创”工作动态跟踪考核方案》等文件,将“五城同创”指标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威宁“五城同创”工作硕果累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2017年8月10日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复核;2017年9月21日省文明办在贵州文明网公示威宁再次获得2015—2017年贵州省文明城市;2017年9月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1个、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乡镇4个、文明单位9个、文明先进单位1个、文明村1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1个、文明校园2个、十佳乡村少年宫1所。荣获全国文明家庭2户,全省文明家庭3户,全省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榜3人,贵州好人榜17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6个、卫生村55个。城区绿化率不断提高,民拥军,军爱民的氛围全面形成,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全面改善。
宣传开路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积极利用媒体、信息、公益广告、社会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五城同创”氛围。
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威宁每日新闻》、电视台《新闻联播》、威宁网、《新威宁》杂志、威宁发布等报刊网络、电视开设“聚焦五城同创.共建美丽威宁”专栏,定时定期发布“五城同创”工作。
强化信息宣传。制作“五城同创”宣传片,在电影院、公交车、出租车、宾馆酒店等播放;建立“五城同创”公众号,现关注公众号达10余万人;制作发放“五城同创”暨“整脏治乱”折页1.5万份、挂历5万份,台历1.1万本,应知应会手册1万册;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挂图23万份,印发文明创建试卷1500份,将考题上传微信公众号,要求干部职工关注公众号后考试,并纳入干部职工理论考试,参与考试人员达3万余人。
强化公益广告宣传。在会展中心广场、乌撒广场、泰丰园、政务中心前广场及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带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80余块,正能量墙体画5536平方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城区学校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在各社区设立宣传栏和便民信息张贴栏各120个,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社会宣传。通过城区大型显示屏、商铺LED显示屏、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制作宣传标语、宣传展板等,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为文明行动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明行动的热情,切实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完善制度 实现精细化管理
制定“六个一”制度,全力推进“五城同创”工作。
制定领导小组月调度制度。每月由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各指挥长和成员单位召开调度会议,听取各指挥长开展“五城同创”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办公联席会议制度。每半个月由“五城同创”办公室主任召集各指挥部和主要成员单位召开会议,梳理汇总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及“五创”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制定包保制度。将城区27个社区和城中村,39个乡镇(街道)划片区由县领导带领县直单位进行包保,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
制定信息上报制度。每周由各指挥部收集各成员单位信息,办公室择优拟写周简报,报送市“五城同创”办公室和县四家班子相关领导。
制定动态跟踪考核制度。由各指挥部对成员单位进行动态考核,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作出评价,作为月调度会表态发言的依据。(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