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扮靓“阳光城”
作者: 时间:2018-01-15 阅读:187
上接1版
制定宣传制度。制定了“五城同创”工作宣传方案,开辟了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专栏,不间断宣传“五城同创”工作,营造“五城同创”创建氛围,提高“五城同创”的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
夯实基础 提供强有力保障
投巨资强基础。计划投入9.2亿元建设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33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3亿元新建公厕52座、升级改造农贸市场6个、新建停车场8个,新建新城区慢行道20公里、人行道改造15条、硬化背街小巷86条。投入1亿元在乡镇(街道)建设39个垃圾中转站,投入4.1亿元建设垃圾焚烧热处理发电厂。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20677平方米的县人民武装部。县财政拨付1310万元,大力支持人武部、武警公安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配合和保障部队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及时调度 全力整改推动
微信调度。建立“五城同创”暨“整脏治乱”工作调度微信群和“五城同创”暨“整脏治乱”工作指挥微信群,及时调度,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会议调度。每月由领导小组组长召开调度会议,由各指挥部梳理前一月推进“五城同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登记成册,集中上会汇报,并统一解决,确保当月问题下月整改落实到位。
督查调度。由督办督查局、考核办、各指挥部办公室组成“五城同创”督查考核组,对县直单位和39个乡镇(街道)“五城同创”工作进行日督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评价、年终一总评,对创建工作不达标的责任单位实行督办,严格问责。对一、二、三季度市考核存在问题进行复查,督促整改到位。将“五城同创”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暨整脏治乱工作进行月考核。
截至目前,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73份,督办通知书92份,问责2人,约谈5人。利用县电视台“阳光360”平台每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
突出重点 开展专项整治
开展服务领域专项整治。对政务中心、通信业、银行业、电力和保险业等服务业开展专项培训,专项整治;对文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文明提示牌、工作人员佩证上岗、收费情况等进行排查。减少58项政府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干净整洁、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交警大队、城管局等联合整治交通秩序,出动警力1.2万余人次、警车2300余辆次。共检查各类机动车18万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9万起,重点交通违法整治行动260余次,行政拘留交通违法人员448人。
开展医院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对医院环境卫生、厕所硬件设施、文明服务、礼貌待人、投诉处理情况和“三好一满意”等进行专项整治,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整改问题10个,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开展学校专项整治。对校内环境卫生,环卫设施、厕所硬件设施、食堂等进行排查整治。文广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公安局、卫生监督所等对学校周边文化出版物、食品、流动摊点等进行整治。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进校园活动,开展公益广告进校园活动,各学校开展“祖国好·家乡美”、童心向党等活动。组织学校对《贵州文明促进条例》进行专项学习。
开展“八小行业”专项整治。对城区2000多家“八小行业”业主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对小饭店、小熟食店、小食品加工店、网吧、旅馆、澡堂、发廊、歌舞厅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城区1200多户餐饮行业及2000多户食杂店、超市、商场每个月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共检查餐饮服务业5000多户(次),食杂店、超市、商场8000多户(次)。督促指导200多户新开业餐馆办理了相关证照。
开展建筑工地专项整治。督促城区所有建筑工地建设冲洗平台,硬化进出口道路,减少带泥上路问题。交警、城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联合对进入城区大车进行整治,必须在规定时间进出,必须覆盖后才能运输建筑材料。建筑工地全部建有1.8—2米高度围墙,墙体均上了一定比例公益广告。
开展乡镇(街道)专项整治。把乡镇(街道)“五城同创”工作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暨整脏治乱结合起来,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月考核,存在问题下发督办通知书,限时整改。对集镇、公路沿线、村(社区)进行全面整治。对乡镇垃圾运输到县城进行无害化处理。对65个出列村进行健康教育培训。
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和健康教育。开展除“四害”宣传活动,发放告知书1万余份,张贴公告80余份,对城区进行1次大规模除“四害”活动,安装毒饵站140余个,投放鼠药1万余克,全面消杀“四害”。在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开办健康教育专栏250余块。
开展重点部位排查。对城区树木、花草进行排查,对枯死的进行更换。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排污系统、垃圾中转站市政设施等进行排查,对破旧的进行更换,设置不合理的进行重新设置,大大方便了群众。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进行专项排查,存在问题立即整改,使其达到国家排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