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纪事
作者:孔维越 时间:2018-01-17 阅读:236
小时候,冬天就成了一个既害怕又欢喜的季节。害怕是因为上学的路上凝冻,怕冷。可每到落雪的日子,大雪覆盖了山野,一片白茫茫,洁白的世界,好不欢喜。小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从雪地里打着呼哨跑过。
上小学那会儿,学校离家很远,大概要走一个半小时。到了冬季,天亮得晚,学校离得远,上学也是一件受苦的事,天还蒙蒙亮就得起床了。
早上起来,到房檐下抓一把松叶,抱一捆柴来堆在火龙石后的旮旯里,燃火烧一壶水洗脸,炒一碗饭吃饱。从门外提来火盆,火塘里撮一铲柴灰垫在火盆底,刚烧下来的柴灰和火子是热的,垫在冰冷的火盆底,未烧尽的柴用火钳夹进火盆,抓一把松叶就点燃了,火盆里的柴添满,就出发去上学了。
一群小孩跑下河,大声吆喝着,提着火盆顺着河道上疯跑。河坎上的稀泥由于凝冻,泥凝变得蓬松,踩上去沙沙地响。风呼呼地吹着,火盆里的柴被吹燃了,火苗就拉得老长。跑一小段路,停下来烘一下手,烤暖和了又继续上路。冬天提着火盆跑,跑起来河里的风又冷又急,头发经常被烧焦一小撮,卷成一小团,手上沾满了头发被烧糊的气味。
沿着河道跑一段路,要爬一个很长的山坡,爬上一个小山包,火盆里的柴烧过了,天渐渐亮明。一群小伙伴就歇下来,在山上又捡一些柴加进火盆,烤暖和了,提着火盆又继续爬。
到了学校,一般还没上课,到学校的同学就站在教室门口,围着火盆烤火。等柴烧完,火盆里会留下半盆红红的火子,就没有了柴烟。那时学校就十来个老师,有三分之二左右是代课的,学校管理也没那么严格。教室里太冷,身上的衣服也单薄,老师就允许我们把火盆提进教室,放在自己的课桌下面,给双腿取暖。
火盆放在课桌下取暖经常会遇到有意思的事。有时课还没上到一半,趁老师不注意,前排的同学经常会一脸愤怒地歪过头,瞪着后面的同学,小声说,把你的火盆提退后一点,我的屁股都快被你的火盆烤糊了。
那时学校没有午餐,带来的洋芋只有等到中午才能吃,几个要好的同学各自提着火盆到学校后山上,捡一些干柴在火盆里点燃,再把洋芋放在火盆里烤熟,吃起来香喷喷的,心里也充满了欢喜。
遇上下雪的日子,去上学就更有趣了,一帮同学就呼啦啦地跑到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等大伙儿玩累了,渐渐也觉着冷了,五六个跑到火盆边,双手烘烤在火苗上,衣服上慢慢冒出一股热气,等烤暖和了也到下午上课的时间了。
记得小时候的冬天够冷,雪也下得够大。
冬天来临,我们还是习惯性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火盆用来取暖,每到下大雪的日子,我们就开始欢呼,默念着,等待山野变白,等待大雪堆起来,有一个银装素裹的冬景,那是一个欢快有趣的季节。这些季节里的美好都是成长中擦不去的记忆,每一次回忆都是那么美好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