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1-24

沙子村:依山找出路 决胜野鸡坪

作者:沈光勇 杨静 时间:2018-01-24 阅读:292


 沙子村:依山找出路 决胜野鸡坪
本报记者 沈光勇 实习记者 杨静


  沙子坡,万亩人工林场绵延逶迤;野鸡坪,百户自然村寨房舍俨然。
  走进沙子坡,便走进了华山松的世界,高高矮矮,大大小小,满山满岭全是松树;走进野鸡坪,便走进了沙子人家的闲静岁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栖,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虽已入冬,沙子村万树长青,偶见背荫处冰雪覆盖,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而动,恍惚间能见丝丝缕缕雾气升腾,仿佛置身于云水仙山之间。
  省道102横贯而过,小小的村落有多条组组通公路与省道102连通,内昆铁路从北相依而过,全村789户4107人,其中党员41人。
  “2016年新建设办公房300多平方米,建小广场3.5亩,由政府配给办公用品,改善办公条件,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提供了阵地保障。”村支书陆林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该村不但改善了村级活动阵地办公环境,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夯实群众基础,让党的政策在“三农”建设中“吹糠见米”。
  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从“选书记、管队伍、建组织”等方面切实解决人才匮乏、党组织乏力、发展思路不清、党支部“虚化”等问题。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小组建到自管委上、党员覆盖到“十户一体”上,形成“支部连小组、小组连党员、党员连农户”的党组织体系。
  跟着党的步伐,该村坚持精确定位、优化发展,结合发展实际,做到整合资源、调整产业、择优发展、农户利益有机融合。
  该村还整合现有资源,办好讲习所,注入新动力,把讲习所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结合干部“三进三增”深入宣讲党的惠民涉农政策,深入田间地头,突出“大党建”统领,围绕“大安全”“大发展”“大扶贫”主题,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农民创业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传达好政策、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全村共举行院坝会、板凳会共36场,达1800人次,使群众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形成发展合力。
  2016年,贵阳银行派工作员陈旭到沙子村驻点帮扶,该村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借助贵阳银行的帮扶,发展种养殖业,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村民李文贵更是贷款建了一个养殖场,筹资近100万元养起了能繁母牛,收益颇丰。
“产业发展要好,路径选择要对。”在种植业上,该村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种植,而是转型种植经济作物,村中九个组种植花椒1000亩,树苗由县林业局提供,由村民自种自收。
  村民们还抓住先天优势,在万亩林场下捡野生菌卖,年总产值超过了100万。
  该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建立乡村淘宝综合销售产品。
  “在传统种植上我们本身没有优势。以前主要是借助万亩林场捡松子卖,捡菌子卖,也有人养蜂,都是小打整,只能糊口,不能致富。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淘宝店,给农产品销售找了一条新路,不管种什么,包装后在淘宝上销售,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村民陆帅说。
  目前,该村正在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养殖本地土鸡10万羽,形成“沙子林下鸡”品牌效应,带动周边群众达到20万羽养殖规模,有效补充产业空白。
  不但如此,该村还结合威宁旅游发展规划,积极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筹备成立了沙子坡乡村旅游合作社,下一步计划把沙子坡作为省级森林公园进行建设申报。这样一来,野鸡坪将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核心区,又以野鸡坪为核心,规划辐射周边旅游露营基地5个,建设“沙子坡婚纱摄影基地”和“沙子坡综合体验式旅游基地”等,形成接地气、有特色的便捷旅游之地。
  “通过一至二年的努力,逐步走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路是没有问题的”。村民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