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1-24

威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整体提升教师素养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8-01-24 阅读:209


   本报讯(实习记者 陈美群)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体。2017年以来,威宁立足实际,从充实师资力量、强化培训提升、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师德素养、强化教育科研等多举措全面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充实师资力量。招聘高中教师200名、中职教师60名、特岗教师625名(国家级500名,县级125名),简化程序考调城关学校紧缺学科教师97名。
  强化培训提升。组织管理干部、教师参加国培1300余人次;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帮扶极贫乡镇送教下乡7次,对极贫乡镇(龙场、新发、海拉、板底、大街、黑土河)全员培训;开展其它县级以上培训 4300余人次;选派外出考察、跟岗学习100余人次,选派参加毕节市组织的学科培训774人次;高考备考教师培训1800余人,普通话培训3000人。全年各级各类培训达11274人次。
  加强人才建设。逐步建立了与省、市级教师专业荣誉衔接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全县有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2所,省级名师14人,省级名校长3人,省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骨干教师468人,县级骨干教师254人。
  提升师德素质。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和师德教育周活动。重点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参与赌博、进出营业性娱乐场所等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进行了查处。落实年度考核,按照《威宁自治县教育系统师德考核实施办法》,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全县教职工进行年度考核,强化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落实奖罚,确保实效。
  强化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乡村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为载体,强化教研活动。指导4个省级课题结题,评审推荐15个省级和10个市级课题申报;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组织公开课519节,评选出104节参加省级评优,其中59节获省级“优课”;推荐1907篇论文参加省级评选、200篇参加市级评选,创办《威宁教育》4期;推进优质课评比研讨,开展课程改革大面积优质课评比活动,参赛教师近2000人,形成了浓厚的课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