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草海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8-01-29 阅读:374
舌尖上的草海
——草海细鱼带动威宁旅游经济发展小记
记者 马召凤

游客在购买草海细鱼

草海细鱼
高原明珠草海,是大自然对威宁人民的一份馈赠。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高原湿地独有的特征让这里成为各类鱼虾的乐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独特的草海味道,独特的草海味道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招揽游客的制胜法宝。
威宁水产品因为口感独特、味质鲜美成为各地游客争相购买的特色美食。
在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个码头,都能看到摆放在路边或是店铺内的草海细鱼。作为威宁草海中的特色美味,草海细鱼成为游客带得最多的伴手礼之一。
草海细鱼也叫 “虾子鱼”“小黄鱼”,鱼身短小,约一寸长,肉厚口感极佳,早已是省内外闻名的特色产品。草海细鱼又称“鱼包虾”,因为细鱼的腹内有小虾而闻名,形成这种现像的原因是草海的细鱼很贪吃,往往肚子里的一只小虾还未完全消化,嘴上又含上另一只,或是逮住小虾的头,或是咬住小虾的尾。因此任何时候捕的鱼,不是肚里有虾就是嘴里有虾。故而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鱼包虾”现象。也正因如此,这一产品在本地特产当中比较受游客欢迎,每每游客到此或被细鱼的鲜美味道而吸引,或因这种特别的“鱼包虾”现像而动心。
走进商户刘美会的店铺内,各种各样的本土美食应有尽有。刘美会来这里做生意已经两年多了,刚刚来到这里做生意的时候,她主要经营的是炸洋芋、凉粉、小粑粑等几样威宁街上随处可见的本土美食,但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的小店一年下来要比其他的店铺要少赚了几万块钱。原来她的小吃店内虽然卖的都是本地美食,但是缺少了威宁的鱼虾等美味。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之后,刘美会也开始售卖草海的细鱼。一年下来,生意果然好了不少。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之内光是细鱼的收入就有1000元不止。
据悉,草海细鱼年产量达10—15万公斤,又因为其便于贮藏、携带的特点,成为居家、旅游、筵席的特色佳肴及馈赠礼品。这样的特色美味不仅成为游客青睐的特色美味,也成为当地农户们发展旅游经济的一大产业。
同样是在西海码头开门做生意的祖海周一家,已经在这里做了20多年的生意,由于门面位置好找,特产种类齐全,他们家的生意在这些年越做越大,也成为很多游客购买特产的热门店铺。
“我们店里回头客多,以前很多外地的游客到这里来买了细鱼,回去了好久都还会再打电话来让我们寄给他,他直接给我转账。游客多是遵义、贵阳、重庆等地的。”祖海周坦言,他守在草海码头边上做了20多年生意,眼见着草海水质越变越清,游客也越来越多,特产生意也是越做越好做。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店铺内一天到晚都有游客上门购买货物,旺季平均每天光是细鱼就能卖2000多元。
除此之外,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很多外地来的游客到此品尝了草海细鱼的味道之后,纷纷要求做产品代理,售卖威宁本地细鱼。“有时候一天来了好几拨客人都到我店里来拍照,同我商量着要做我们店铺的网上销售代理,你别说,很多代理的生意还不错。”草海细鱼的售价在70—120元每斤不等,尽管不便宜,也仍然年年热销,成为威宁特色美食的代名词之一,一次又一次钻进了游客的口袋成为远销各地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