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草海 守护生态家园
作者:夏超 时间:2018-02-07 阅读:273
守护草海 守护生态家园
——草海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的管护故事
记者 夏 超

2月5日,护鸟员在草海胡叶林片区黑颈鹤栖息地投食玉米帮助候鸟过冬。(罗喜贵 摄)
草海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有包括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颈鹤在内的240余种鸟类在此过冬。
为守护好草海这片湿地生态系统,保证候鸟安全越冬,草海管委会聘请了五十名管护员,分区细化草海保护和候鸟守护工作。管护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管护员“守护草海,守护生态家园”的诺言。
胡叶林的三个护鸟“火枪手”
草海作为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有“高原明珠”“鸟类王国”等美誉。每年的秋冬季节,成群结队的黑颈鹤不远千里来到草海越冬。
在胡叶林片区,一年四季,不管是大雪纷飞的寒夜,还是寒风刺骨的清晨,总会看到三个身影准时出现在草海湖畔,时而在水岸或慢步或疾跑,时而架起一叶小舟在湖面往来穿梭。
这三人叫赵庆军、臧庆林、朱富贵,是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叶林管理站的管护员。在胡叶林,提起三人的名字,妇孺皆知。三位管护员共同守护草海已有十余年时间,外界都称他们为护鸟的“三个火枪手”。
秋冬季节,本该是万物归藏的时节,赵庆军、臧庆林、朱富贵三人却开始了忙碌的日子。
2月份,冬日六点半的草海,天还没亮,大雾弥漫,寒气逼人。
刚升格为“草海生态公民”的赵庆军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在隐约的鸟鸣声中醒来,屋外大雪纷飞。
披棉衣、穿水鞋、取竹篙、拿望远镜……
出行的装备刚准备妥当,赵庆军便接到了臧庆林打来的电话,说今天除了要去记录鸟类活动情况,喂鸟投食,还要去清理保护区内新发现的非法鱼网。
吃过早饭,等朱富贵如时赶到,三人便开始一天的管护工作。
大清早,赵庆军三人拉着400多斤粮食,来到草海边,一道用铁锹为越冬候鸟“破冰投食”,确保候鸟凝冻天气里不挨饿。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大面积的凝冻导致草海变成了‘冰海’,鸟类无处觅食,我们必须要加大投食量。”赵庆军说。
据了解,在每年11月份到次年3月天气较为寒冷的时节,赵庆军三人都要给鸟类投放食物,每天投食量在240斤左右,每年都要投放食物五六十吨。
胡叶林片区作为候鸟的集中栖息地,在赵庆军三人的精心管护下,从未发生过一起人为猎鸟事件,冬季也没有一只鸟因冻饿致死。
“哪里的非法捕鱼网还没收完、哪里的村民在焚烧秸秆、哪家的狗爱跑到草海里追赶鸟儿……这些都是老赵他们爱管的事。”附近的村民这样评价他们。
“我们要为鸟儿们的到来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越冬环境。”朱富贵说。
得益于管护员的精心守护,到草海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黑颈鹤数量从起初的几百只上升到1700多只。
常年的护鸟经验,三人对黑颈鹤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每年当看到黑颈鹤如期到来,三人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开心。
“黑颈鹤是十分精明的候鸟,它们像军队一样,白天夜晚都会安排岗哨,一旦有人靠近,10多米外它们就会飞走。”赵庆军说,“夜晚只要听到集体的鹤鸣声,候鸟们一定是受到了打扰。”
近年来,随着草海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强,来草海越冬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据不完全统计,草海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已经由10年前的203种增至246种,数量由7万只左右增至10余万只。
威宁在对候鸟开展的守护工作中,得益于五十位巡视员精心管护和宣传,如今,“人人爱鸟、人人护鸟”的氛围在草海逐渐形成。
“保护草海是我们的责任”
冬日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夕阳辉映下,湖水深处碧波荡漾,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颈鹤一只接一只地掠过湖面,黑色水鸟噗上噗下地钻入水中嬉戏,黄褐色的赤麻鸭在岸边草丛中觅食,苍鹭、鸥鸟、斑头雁等鸟类在湖面徜徉,好一派百鸟争欢的美景。
谁又曾想到,为了这样的场景,威宁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人为的“围海造田”,候鸟众多、湖面宽广的草海,水域面积从45平方公里一度减至5平方公里。
草海湖水面积锐减,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甚至产生了人畜饮水困难、候鸟他迁的一系列恶果,草海湿地和水鸟几乎全部消失。伴随而来的是干旱、冰雹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威宁便开始开展草海生态修复工作。随着近几年工作力度的加大,生活在草海周边的群众逐渐认识到保护草海的重要性,许多人都自发地参与到让草海重新碧波荡漾,候鸟重新“回家”的义务工作中来。
赵庆军起初便是其中的一员,从最初的义务护鸟员到如今被聘请为管护员,对草海进行全方位管护,赵庆军坚持了十年。
忙完护鸟的工作,吃过午饭,赵庆军、臧庆林三人马上要去东山河,对河流开展入湖污染源巡查。
赵庆军介绍,在胡叶林片区,有八条入湖河流,查看河流水质、水流大小及水位高低、垃圾污染物是他们最日常的工作。
保护草海湿地补给水源,50名管护员组成7个巡查监测小组,对应入湖河流,对草海湖区及周边入湖沟渠进行网格化和全覆盖巡查监测,并不定期开展巡河、清河和清岸行动,草海流域入湖河流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明显。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草海生态近年来得到大幅度修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管护员们功不可没。
今年,草海启动了生态公民培育工程,以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为载体,进一步宣传湿地的重要性,提升公民环境保护、爱鸟护鸟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是草海生态公民,让草海水更清、山更绿、鸟更欢,永远与我们同在,保护好草海是我们的责任。”
近日,在全省第二十二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上,升格为“草海生态公民”的管护员赵庆军和其他“公民”一起,在美丽的草海湖畔发起了保护草海的庄严宣誓。
“草海,那是我们威宁的脸面和名片啊!保护好草海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赵庆军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