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会文明新风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作者:张印 时间:2018-02-13 阅读:234
培育社会文明新风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威宁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通讯员 张印
2017以来,威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文明新风,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全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2017年以来,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由县委宣传部统筹,县文明办组织利用喷绘、墙体漫画、展板等在阳光大道、凤山大道、乌撒大道、滨海大道等路段的绿化带、护栏、挡墙、电信箱上,将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宣传。在便民服务中心广场、乌撒广场、会展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布置4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同时将核心价值观内容连同“五城同创”内容做成折页、台历、挂历10万份发放给市民,还发放招贴画13万份,让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耳濡目染,最终自觉融入其氛围中。
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利用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上好“五心教育”课程等,使核心价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小手拉大手”,实现共同进步。抓好“宣传干部上讲堂”活动,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将先进典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核心价值观等列入学习内容。将评选推荐贵州榜样、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纳入工作日程,截止目前,上中国好人榜1人、贵州好人榜3人。
深化“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着力塑造文明新形象
制定“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整脏治乱”专项考核实施方案、考核方案,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县整治办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月考核,对县直单位进行半年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同时,整治办分成三个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街道)、城区主次干道、建筑工地、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环境卫生、五小行业等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协调对接,现场督促进行整改落实,如不能现场整改落实的,将问题上传到工作微信群、QQ群等,以便于让各相关单位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等进行媒体曝光,同时下发督办通知书进行督办。
统筹协调妇联、团委等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开展对2017年65个出列村群众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协调盐仓、五里岗、羊街等乡镇(街道)拆除毕威高速公路沿线违规广告牌20块,联合毕威高速路政、高速交警等开展“多彩贵州·最美高速”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由县直各单位抽派人员在文明卫生监督岗,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县直各中小学组织1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利用周末在城区主次干道路口劝导不文明行为,切实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整脏治乱”工作,为威宁文明形象夯实基础。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在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中,通过省市多次暗访考核,2017年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并授牌。积极开展卫生乡镇(村)创建工作,目前已创建省级卫生乡镇6个、省级卫生村55个、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
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中,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为群众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奠定基础。威宁2014年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8月顺利通过省文明办复核验收,再次荣获贵州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石门乡、东风镇、秀水镇、黑石头镇、观风海镇果化村等5个村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镇,迤那镇再次荣获全国文明乡镇。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国税局、移动公司等5个单位再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财政局、司法局、教育局、发改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县委宣传部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地税局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县委党校创建为全省文明单位先进单位。马武朵家庭、李艳家庭荣获全省文明家庭称号。威中、一小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思源实验学校荣获2017“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称号。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紧扣“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清明”、“六·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祖国好·家乡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进校园以及“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创建等活动。2017年4月中旬举办“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暨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节展示大赛;从2017年5月起陆续开展“童心向党”书法绘画比赛、“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比赛、中华优秀童谣传颂、网上签名寄语、“优秀童谣”征集等活动。2018年1月对在“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中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了表彰:优秀组织奖8个,县级美德少年42名,“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小学组9个、中学组9个,“童心向党”书法比赛小学组2个、中学组5个,“童心向党”绘画比赛小学组24个、中学组6个,优秀童谣创作征集大赛未成年人组4个、成年组4个,“多彩贵州欢迎你·我是文明小导游”2个,优秀指导老师45个。
同时,将“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作品向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文联推荐,威宁八中、威宁三小荣获“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龙街中学管育丽同学荣获贵州省美德少年荣誉称号,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个,在“童心向党”绘画活动中荣获中学组三等奖1个,在优秀童谣创作征集活动中荣获未成年组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荣获成年组三等奖2个、优秀奖1个,在“多彩贵州欢迎你·我是文明小导游”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优秀奖1个、中学组优秀奖1个。
深化惠民工程建设,推动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
2017年,威宁积极争取中央、省的大力支持,推进文化广场、少年宫等项目建设。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3306万建成1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3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示范点实现35个乡镇全覆盖。争取中央、省彩票公益金285万建成19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累计建成少年宫36个。争取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向全县39个乡镇(街道)建档立卡的1120个贫困户家庭捐赠1120台价值112万元的电视机。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春节前积极组织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不断丰富传统节气活动文化道德内涵,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