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2-27

滋养学生心灵的盛宴

作者:彭黎明 时间:2018-02-27 阅读:210


 滋养学生心灵的盛宴
——记威宁梁才学校“礼育”课程观察
彭黎明

  威宁梁才学校是梁才教育集团旗下第四所姊妹学校,也是威宁县政府重点引资、倾力打造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为一体的高规格、高品质、现代化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该校秉承梁才教育“乐享个性成长,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为培养出“阳光自信、知书达礼、 终身学习”的梁才学子,该校德育确定为以“礼育”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家校携手,共育英才。
  梁才学校的“礼育”有三层含义:一是规则教育,使学生遵章守纪,有很强的纪律和规则意识,使学生的言行符合其身份等;二是风度教育,使学生的言谈举止和仪态在符合规则的基础上,具有优美、文雅的特点;三是品格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如正直善良、乐观豁达、胸怀博大、锐意进取等。“礼”是一个人的内涵,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显,是一个人做事做人的风范。该校的“礼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其美好的人格。
  根据“礼育”的内涵,为了培养礼智学子,梁才学校正在努力构建德育的课程体系。
  一、学校常规课程,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在新生入学之时,学校精心设计军训课程,编写了《新生入校手册》,将军事训练和规章制度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意识,使学生明确学校的要求,遵守相关的纪律和规范。
  学校坚持班会课这一德育的主阵地,统筹规划七个年级的班会课。在“规范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和文雅的气质。课程分为“礼之始”“礼之成”“礼之固”三个系列,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设定不同的班会课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校园活动课程,培养学生文雅风度
  该校每学年有四大节日——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这四大节日都是系列活动,这些节日既是活动,也是课程。每次活动,他们都当成课程认真规划,考虑环节的设计、课程的目标、课程的意义、过程的构建等。
  例如体育节,先是分年级的活动,再是校级的大型运动会。体育节是体育教学的拓展和延续,也是“礼育”的大平台,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规范意识和文雅气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融合能力。运动会包括开幕式的入场表演,年级广播操展示,两天的田径比赛,以及闭幕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同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中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同时班级间、年级间、同学间、师生间、家长间、家校间,通过体育节活动亲密接触、交流思想、建立友谊,形成和谐的氛围。可以说,一次体育节的系列活动依靠充足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教师、学生、家长,都有可能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机。他们没有将活动仅仅当成活动,而是将活动当成课程去设计。总而言之,活动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课程,是一个探究的课程。每一次活动都是一个教育的契机,每一次活动都将“礼育”进行到底。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社团课程也是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有二十多个社团,包括读书社、戏剧社、漫画社、声乐队、广播站、鼓乐队、舞蹈队、语言社等。这些社团充分迎合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充分体现了该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
  三、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高尚品格
  该校学生发展中心和家长学校密切配合,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联系社会机构,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其社会实践课程。
  他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性、服务性活动,如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环保宣传、节约宣传、奉献爱心活动等,建立社会实践课程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人人参与社会实践,个个提高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高尚人格,从而不断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受益面和受益度。
  威宁梁才学校已将办学理念根植于学校的礼育课程中,融合于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德育以构建“礼育”课程体系为核心,设置了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融合”、“实践”和“自主”的课程特色。  即:在整体层面,实现了礼育与智育融合;在学科层面,实现了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融合,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多个部门参与,多种形式开展;在学生层面,实现了学生自主选课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当然,威宁梁才学校的德育“礼育”课程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也已经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路还长,他们力争把相关的课程做精、做强,使之有效、高效、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