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2-28

威宁出新招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8-02-28 阅读:245


   本报讯(记者 陈美群) 近年来,威宁为实现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加工系列化、销售订单化的目标,多措并举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强化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托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的进入,建设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组培中心,年生产组培苗能力700万瓶1.5亿株。建设占地800亩,20万平方米的原原种扩繁基地,年扩繁能力4亿粒以上。目前威宁马铃薯良繁体系从工艺到规模均属全国一流水平。
  强化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突出品牌的要求,目前建成早熟马铃薯基地10万亩,其中三膜早熟马铃薯基地5万亩,年产早熟马铃薯25万吨,年产值6.5亿元。
  强化质量和市场监管。强制实施质量检验认证制度,以马铃薯脱毒种薯国家标准强化管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提升检测能力。建立严格的疫病监测和质量检测体系,加强马铃薯脱毒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实行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杜绝不合格种薯用于生产和流入市场。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使马铃薯生产、销售、加工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诚实守信。  
  强化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生产线,积极发展马铃薯精粉、变性淀粉、速冻薯条、膨化休闲食品和马铃薯主粮化加工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种薯扩繁企业选优淘劣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现有企业重点扶优做大做强,力争培植4个以上龙头企业,加大对马铃薯生产企业流转土地和资金需求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马铃薯生产规模和水平。目前,威宁经开区内已引进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玖圣淀粉加工公司等,建立占地500亩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园,年生产加工鲜薯150万吨,年产值20亿元,有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品牌创建推广。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着力培育“威宁洋芋”区域公共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统筹利用好已获得的“威宁洋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资源,力争创建名优产品、产品认证各5个以上。
  强化发展模式创新。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完整的繁育、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服务。组建马铃薯产业协会,强化对马铃薯产业的协调和统筹力度。按照“统一规划,分户经营;统一品种,分户种植;统一技术,分户指导”的原则,按照“产前提定单,产中推技术,产后抓营销”的服务模式,采取“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推进。健全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薯农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鼓励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马铃薯生产”,稳定马铃薯市场,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充分利用“五联”促“三变”改革经验,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