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区域化布局马铃薯产业发展
作者:李玉荣 时间:2018-03-01 阅读:208
本报讯(记者 李玉荣) 近年来,威宁充分发挥马铃薯总量、生态、质量、加工、交通区位和价格等优势,区域化布局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商品薯种植,不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原原种生产区域化布局。依托毕节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毕节泰丰公司和其他公司技术力量,提高原原种生产能力。建立威宁马铃薯产业园,以威宁“中农发”原原种扩繁中心、威宁泰丰公司为主,使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提高到2亿粒。在草海镇建立原原种繁育基地,基本满足中国南方脱毒种薯供应需求,把威宁建成南方最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
原种生产基地区域化布局。原种扩繁基地重点以麻乍、双龙、迤那、石门等乡镇为主,到2019年建成4万亩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基地,实现马铃薯原种产量8万吨。
良种繁育基地区域化布局。一级良种扩繁基地以小海、草海、观风海、秀水、么站为主;二级良种扩繁基地以迤那、盐仓、龙街、黑土河、二塘等乡镇为主。计划到2019年,建成一、二级良种生产基地96万亩,实现产量180万吨以上。同时,抓好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和选育工作。
商品薯区域化布局。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突出品牌的要求,建成优质商品薯、特色马铃薯、加工型专用马铃薯和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90万亩,实现产量180万吨以上,确保马铃薯商品率达70%;同时在中水、玉龙、牛棚、观风海、麻乍、雪山等31个乡镇,建成早熟马铃薯基地1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