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8-03-05

调结构调出增收致富路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18-03-05 阅读:334


 调结构调出增收致富路
——威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陈美群

  怎样帮助农民致富?
  威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出了农民增收致富路。 
  2017年,威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产业脱贫及结构调整进行精心谋划和部署,扎实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保障农民收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2018年,是威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县委政府把产业扶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抓,下狠力、重引领、出真招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场攻坚战。
 
下狠力调减玉米种植
 
  “种下包谷几十亩,不如几亩经济农作物。”这是现在大部分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向经济农业种植转变后共同发出的心声。
  威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
  长期以来,玉米种植面积占据了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但其玉米的经济效益却不高,助农增收致富效果并不明显,制约了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7年以来,威宁把玉米调减计划分解到各乡镇,将调减下来的耕地大力发展马铃薯、特色经果林、冷凉蔬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2017年冬和2018年春两季调减传统玉米种植60万亩,拟种植马铃薯170万亩(其中种薯80万亩、早熟马铃薯15万亩)、蔬菜90万亩、中药材35万亩、烤烟30万亩,新增经果林93万亩(其中苹果17万亩),举全县之力把威宁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南方最大的夏秋冷凉蔬菜基地。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