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群众致富路
作者:马召凤 时间:2018-03-06 阅读:192
打通群众致富路
——双龙镇高坡村通组路建设见闻
记者 马召凤
对于75岁的退休老教师马永福来说,挖掘机轰隆隆开进村子的声音是这个春天里最好听的声音。挖掘机开过的地方,路变宽了,泥土也变得松软了,原本那些一个个诺大的泥坑也都不见了。老人家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挖掘机挖路的地方走走看看,看看眼前这个轰隆隆的庞然大物将如何改变曾经困扰了几代村民的路,如何把坑填平,如何把陡坡挖成平地。
在路基开挖的两边,双龙镇高坡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碌着新一年的春耕。因为一条即将改变该地村民的通组路,今年的春天田间地头显然要热闹很多,因为路的方便,很多村民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一条4.5米宽、3.18公里长的通组路是当地老百姓盼了几代人的大事,曾经的烂路留给村民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以前一遇上下雨天,娃娃们读书都要爹妈背着才能过这条路。”马永福今年75岁了,对于这条路,他的记忆比很多人都要深刻。作为退休的老教师,他曾经在这条路上每天走上不下4次,来来回回,早把这条路带来的伤痕记得通透。那些年,他教书每天来来回回,一年365天里,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他的脚总是泡在泥水里趟过这条路, 带着满腿的泥巴和踩着湿漉漉的鞋子走进教室。那时候,他都不敢想像修路这件事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困扰着所有村民出行的路也在修修补补当中一点点变宽,从最初的小毛路变成能够容纳拖拉机进出的一条土路。路是变宽了,但是,这条路所带来的艰难却是一样的。
双龙镇高坡村村民多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为了方便马铃薯的运输,村民们买得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农用拖拉机。拖拉机在这条路上哒哒哒的开进开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往往村民们拉着一车子马铃薯出去,空着车子回来,那么钱包定是鼓起来的。然而,一旦遇上下雨的天气,村子里个把月拉不出一车马铃薯,村民们仿佛被困在“孤岛”里。
马关平还清楚地记得,就是去年卖马铃薯的时候,一场大雨又来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之后,那条路果然又是汪洋一片了。等下完雨,天气晴朗,路能够通车的时候,马铃薯的市场价格已经由原来的6角一斤变成5.5角一斤了,对于当地的马铃薯种植大户马关平来说,这5毛钱的差距也是5000元钱的损失,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因为这一条路,当地村民常常会和最好的市场价格失之交臂,每家每户都有损失。
“太渴望了,修一条路盼了那么几代人,大家能不支持?”高坡村村支书卯昌云说道。高坡村烂青组的这条曾经给村民带来了深刻难忘的记忆的土路,不仅是孩子出行的困难,也是产业发展的掣肘。因此,对于修路,村民们的支持力度可想而知。
这条通组路沿途涉及160余户人家,共计3.18公里,路的开修不仅是当地百姓盼了几代人的通行路, 也是新的形势下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路。多年来,正是这条路的原因,村子里很少有人买轿车,因为根本就开不进来。如今,路基开挖进入尾声,还没有开始铺上水泥,路边就已经停了几辆新车子,崭新的开启着另外一种生活。
据悉,双龙镇全镇涉及通组路共计54.7公里,目前全镇已经完成路基开挖28公里,计划在今年年底所有的通组路都能够全部通车,届时,一条条曾经的烂泥路将一改旧貌,成为村民出行的致富产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