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六项新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赵英林 时间:2018-03-16 阅读:313
本报讯(通讯员 赵英林) 党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部署后,威宁高度重视,采取“六项新举措”坚决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新产业。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商品化,深入实施“213535”产业规划,以大力调减籽粒玉米种植为契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以养牛为重点,调整优化养殖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大“三标一品”认证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县。
建设新家园。大力实施交通大会战,抓好农村骨架路网、循环路网、产业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组组通”大决战,实现农村公路循环成网,形成以县城为中心“90分钟经济圈”;加快水利建设大会战,确保2018年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人饮巩固提升工程,抢抓机遇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千方百计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全面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电力、通讯设施,构建农村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农村学校、医院建设力度,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土坯房抗震改造、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确保今年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步伐,全面实施农村“三改三化三治”,大力推进“绿色威宁”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美丽家园。
培育新农民。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统筹“讲、习、干、帮”,通过菜单式的宣传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确保每户农民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统筹好各类培训资源,支持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通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实践,全面提升培训效果。在做好传统培训的同时,围绕现代农业生产,把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人选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打造一支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下转4版)